第147章皇帝這是做生意誰家做生意派這么多兵
洪武九年正月十一,百官上朝。
過了一個新年,連續十一天不坐班處理政務。
對于眾多洪武朝的官員們來說,這事兒是真新鮮。
這還是自從洪武皇帝當政之后,他們過得最舒坦的一個年。
年關之時,大部分的人都因為績效,而得了一大批的錢財。
又一下子放了十一天假。
這個年過得是真舒坦,只覺渾身輕松。
一年的疲倦,都一掃而空。
而之前長達一年所積累下來的疲倦,還有對于朝政等等各方面的不滿,也隨著這些錢的發放,還有假期的渡過,而消散很多。
不過,也有不少官員只覺得有些神情恍惚。
說好的十一天假,怎么……這么快就過完了
記得假期好像才剛開始過,眨眼間就又要開始坐班了。
這十一天里都干了啥了
果然,這不坐班理政的日子,過的就是快。
“咱重新設立市舶司。
市舶司設立市舶司提舉一名,副提舉兩名。
市舶司正提舉為四品,副提舉為五品。
市舶司不受所在地的官府所管轄。
由戶部直接統轄,咱這個皇帝親自過問……”
在說了一些事情之后,朱元璋這個皇帝,開始說起了市舶司的事。
這是今年的頭等大事。
之前時,市舶司的稅,是由所在地的行省負責。
這點讓朱元璋很不滿意。
以往市舶司被弄成那個樣子,有多方面原因所造成。
但是這市舶司的稅,由所在地的各個地方的行省進行負責,在里面也同樣也起到了不小的原因。
現在他重新設市舶司,就是為了搞錢,為了向海外伸手。
撈取海外財富為大明所用。
他太清楚海貿有多大的利潤,海外有多少的財富。
比大明的所有人都懂。
這是一筆巨額的收入。
既然如此,那自然不可能再讓中間商賺差價。
雖說這整個大明一盤棋,從上到下都是大明。
可是錢在誰手里面握著,那話語權自是不同。
朝廷和地方官府之間,是上下級的關系,也相互同屬。
但是,歷朝歷代以來,朝廷和地方之間,也會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相抗。
比如陽奉陰違,欺上瞞下。
這事再正常不過。
有很多事,涉及到了地方,朝下一封公文都不管用。
要連下好幾封公文,嚴辭督促,才能辦成。
就這還算是比較好的。
有些甚至于下再多的公文,都等于放屁。
地方上鳥都不鳥。
想要把事辦成了,非得朝廷這邊派遣御史等下去督辦,才能把事給辦了。
這世間的事,要是朝廷一紙公文下達,地方上全部照辦,那可就太好了。
早就能達到了政通人和。
錢財這事兒更是如此。
錢財迷人眼,誰看到了不想撈一筆
朝廷手中有了錢,辦事才會硬氣。
若是自己辛辛苦苦,把市舶司給弄成了,結果卻讓市舶司歸各地的布政使司統轄。
那么,收上來的稅,肯定會先收到各地的布政使司。
進了他們的腰包,再想從他們手里給收到朝廷,可就沒那么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