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很多依靠著作坊做工的百姓,要是因此而亡,那就太過于讓人心痛了。
好在,他最為擔心的事情,并沒有發生。
不論是陛下,還是燕王殿下,對百姓們都有著很多的包容。
愿意為百姓去想。
“微臣替這些百姓們,拜謝陛下圣恩。
拜謝殿下恩德。”
鄭士元對朱棣叩首。
朱棣笑著將鄭士元攙扶起來。
“士元,你不必如此。
我父皇曾有言,百姓是大明的基石。
萬事萬物,以人為本,以百姓為本。
不論當官的,還是當皇帝的,都要和百姓站在一起。
要牢記民生之多艱,牢記百姓之不易。
要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這次的事究竟是如何,父皇還有我心里面都清楚。
所以這些無辜百姓,肯定不會濫殺,會妥善的處置。”
百姓是一個國家的基石
萬事萬物以人為本
從百姓中來,到百姓中去
這……鄭士元一時之間,只覺振聾發聵。
這些話,讓人感到新奇的同時,也是那樣的引人深思
“走吧,咱們一起過去看看。”
朱棣望著鄭士元出聲招呼,站起了身。
鄭士元愣了一下,顯然沒有想到,燕王朱棣,居然要一起去。
“殿下,你身份尊貴,這種事兒還是讓下官去吧。”
朱棣聞言,搖了搖頭道:
“什么尊貴不尊貴的
都是個人,可不敢讓你自己去。
市舶司這一攤的事兒,很多我都不懂,今后還需要多多讓你出力。
你要是有個三長兩短,不得把我給忙死了
同去,同去。”
聽了朱棣這話,鄭士元對于燕王朱棣的觀感變得更好。
陛下當真是生了一些好兒子啊!
如此想著,忽的又有一些想法升上心頭。
當今陛下的兒子這般優秀,還分封諸王。
今后諸王都要就蕃。
如今陛下又明顯對燕王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燕王手中權力必然會隨之變大,而燕王又是個有本事的。
那……那到了今后,只怕……很有可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這樣的心思,升上心頭后。
鄭士元暗自搖了搖頭,讓自己不要去想這些。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這次難關給渡過去。
把民變給徹底解決。
……
“本王朱棣,是燕王。
這位名叫鄭士元,市舶司副提舉。
他的名字,想來你們不陌生。
之前的鳳陽知府,坐鎮中都處理事兒,給無數百姓伸冤的就是他。”
火把照耀之下,一身袞龍袍的朱棣,望著那眾多被大明將士,給圍攏起來的一萬多暴亂的織工出聲說道。
鄭士元,還有跟著的不少將士,見到此幕都是暗自捏了一把汗。
都做好了隨時撲上前,替燕王朱棣當冷箭的準備。
丘福等人心中所想,是燕王殿下距離這些亂民如此之近。
萬一有個三長兩短,他們這些人都要沒命。
鄭士元所想,則是燕王殿下真有出現了意外,那這一萬多的百姓,只怕難活。
而也是在此時,烏泱泱的亂民之中,有人在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