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魔衛道,護我儒家正統,義不容辭!
我等這里,若是不做出一些事情來。
真以為他便可以為所欲為了?”
玉溪將之一口應下,神色顯得很是鄭重。
見到余熂終于松口,給了確定的準話。
這位景山先生,心里面也松了一口氣。
玉溪這里很重要。
只是玉溪這里辦事,才能讓宋訥這個北侉子,致仕的文牒合情合理的通過。
玉溪這里點了頭,接下來很多事都好辦了。
真的說起來,玉溪會同意這個提議,他也并不意外。
畢竟玉溪是他們這邊的人。
玉溪能成為吏部尚書,可不僅僅只是玉溪資格到了,有相應才華。
在這事后面,同樣有著他們這邊的人,在暗中幫助。
玉溪和他們這邊聯系很深。
玉溪之前獲得了那般大的好處,到了這個時候,為了維護共同的利益。
他不能不動手,不出力。
“景山先生,皇帝不是說,要南北混一,要好好消除南北之間的隔閡。
連景濂先生和宋訥這兩人,都已經是握手言和。
在一塊兒做事兒。
而且,他們兩人也都各自有言論出來說。
號召士人,以天下為己任。
按照皇帝所說,放下成見,放下南北之爭。
共同為大明出力。
大明只有一個,大明不分南北。
這……現在這般做,是不是……是不是有不太好?”
答應了事情之后,玉溪的望著景山先生再次開了口,說出了他心中的一些疑惑。
“部堂,你的想法可是有些不對。
嘴上說的,和實際上做的可不一樣。
皇帝非要說他是整個大明的皇帝。
說什么要南北混一,說什么要放下南北之爭。
這些都是皇帝的事兒。
皇帝這么說了,并且皇帝還親自把景濂先生和宋訥那個老匹夫喊過去交代一番。
在這種情況下,你說景濂先生他能怎么辦?
只能是說出這些話來,表面上來支持皇帝,順應皇帝的意思。
這些話,不過是說出來糊弄糊弄皇帝而已。
莫非真的就要按照皇帝所說的辦嗎?
不可能的。
論起學問,論起各方面,明明都是我們南人占據上風。
北人和我們相比,提鞋都不配。
結果現在,皇帝要弄什么南北混一。
舉著一個為華夏好的旗號,搞這些。
這件事說白了,不就是在犧牲我們南人的利益,扶持北人,讓北人崛起嗎?
不僅如此,喊出這樣的口號之后,皇帝又是怎么干的?
除了在各個方面都偏袒北人之外,同時還在國子學里,弄些歪門邪道。
供學生學習,妄圖沖擊我儒教獨尊地位!
種種行徑,看著就讓人生氣。
咱們可不能被皇帝給騙了。
這事兒說起來,就是皇帝不仁。
既然皇帝率先說一套做一套,那咱們這邊自然,也要做出一些事情,進行抵制。
維護我們南人利益。
這事,再正常不過,也是極其正當的。
為整個天下考慮?
去他的為整個天下考慮!
那是皇帝的事兒,不是咱們的事兒!
咱們不是皇帝,咱們也不用考慮太多。
咱們只需要考慮咱們自己的利益就行。
皇帝想要南北混一,這些也行,咱們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