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段兒關於老十二的記載,朱元璋都不敢給自己家妹子說。
只是聽了一個老十二被朱允炆這么一個蠢貨,給逼成了這個樣子,自己家妹子就氣的心緒不穩。
這要是把事情說得更為詳細一些,自己妹子真要是被氣出一個好歹,那這事兒可就不值了!
朱元璋心里面,對朱允炆也同樣是氣的血壓為之飆升!
為了給他儘可能的鋪路,讓他能坐穩皇位,自己也干出來了太多太多的事兒。
比如,預感到身體快不行后,專門下詔書給各路藩王,讓他們在自己去世后,不許來京師進行弔唁。
自己真就這般絕情,不想讓兒子們,在自己百年之后和自己見最后一面,送最后一程嗎
自然是想的。
可自己是皇帝,為了江山穩固,為了皇位順利的延續,只能把親情給捨棄,做出了這么一個不近人情的規定。
一方面,擔心各個藩王在此時進京會搞事情,比如弄出類似玄武門的事。
另外一方面,也是因為自己去世,新皇帝登基,皇位交替之時,最是不穩定。
周邊的那些國家,也最容易在這個時候搞事。
而自己的這些兒子們,有不少身處的位置都很重要,擔負重任。
這個時候,他們若是要大規模的回京,很容易讓邊地等地變得更糟。
除此以外,還有更為隱私一點的考慮。
那就是不讓自己當藩王的兒子們回京奔喪守孝,卻讓孫子回來。
一方面是權宜之計,讓他們代父守孝,來盡一點孝道。
更為深層次的一些,比較隱私的想法則是。
自己的這些孫子們在京師,自己的那些兒子們,若是想要趁機作亂,都得掂量掂量。
畢竟他們的兒子都在京師待著,算是質子。
為了能讓朱允炆順利繼位,自己是真的把自己所能考慮,所能做的都給做到了極致。
結果朱允炆這個畜生,他是真的對不起自己的這份苦心孤詣。
剛一當皇帝,就給自己拉了一坨大的!
“老四也是在老十二被逼死之后,開始造的反。
而在此之前,朱允炆這邊針對老四,也做了不少的小動作。
比如,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為了提防老四謀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張昺為北平布政使,都指揮使謝貴、張信為北平都指揮使。
隨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駐開平,並調走北平原屬燕王管轄的軍隊。
也是這個事兒讓咱覺得,老四是被朱允炆給被逼造反的。
畢竟依照老四的能力,還有在北平那邊的威望。
老四一開始,若是真的想要造反,朱允炆想要輕易的完成這些事兒,可真沒那么容易。
當時就會起兵反抗。
若說老四沒有做相應的準備,那也不可能。
以老四的聰明機敏,以及朱允炆上臺之后,就擺明車馬往死里削藩的架勢,老四這邊要是沒有一些什么準備才是怪事兒。
總不能成為砧板上的魚肉吧
而在朱允炆開始動手削藩,一直到老四造反的這個過程里。
老四除了暗中做了一些準備,以防不測之外,還裝了病。
請求朝廷,讓那老四的幾個在經世為咱守孝的兒子們回去,見他最后一面。
有人覺得不應該把高熾,高煦這幾個老四的兒子們給放回去。
應當留在京師作為質子。
但朱允炆卻聽了另外的一種說法。
那就是這個時候,應當把高煦高熾他們幾個給放回去。
因為如此做,可以安老四的心,表明朝廷這邊並沒有要對老四削藩的念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