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世走了這么一遭后,咱才知道咱之前的那些想法,有多錯誤。
一個強國所必備的一個基本條件,那就是必須要有廣袤的國土。
只有國土廣闊了,才會有足夠的戰略縱深,才會有足夠多的人,也有更多發展起來的可能
彈丸之地,就算再國富民強,也成不了大國強國,不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安南這地方挺好,現在看起來不怎么行,可從后面的發展來看,卻很好。
不說別的,單單是那向南延伸出去很長的海岸線,就值得人擁有。
若是能將之給控制,融為我華夏一部分,那么將會成為我大明伸入中南半島的一個強壯有力的拳頭。
對於接下來對於海外的開發,對這大片土地的控制,有著數不盡的好處。”
想起上輩子自己認識不夠,再加上被人有意引導,所施行的海禁,以及后面所弄的不征之國,朱元璋就有些來氣。
現在重新來過,這些那必然要將之都給改了才行。
“重八,聽你的意思,這安南最終並沒有成功的融入我華夏”
朱元璋點了點頭:“對,對於云貴,我大明做的還是挺可以,徹底融為了一體。
在后世,各個地方的人提起云貴,都覺得自古以來便是華夏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安南這里還不行,老四打的時候很輕鬆,占領的時候卻並不容易。
再加上我大明對那邊的統治模式,有些過於粗放。
因此到了后面時,反抗就沒有停過。
一直在不斷的鬧亂子,越到后面越嚴重。
老四在的時候整體還行,大明兵馬在那里還能站住腳。
可后面老四一去世就不成了。
到了老四那可以旺三代的好圣孫朱瞻基時,其很快就放棄交趾,從那里撤軍。
實際上把老四,在交趾那里的諸多心血都給拋棄了。
典型的崽賣爺田不心疼!”
朱元璋說起這話時,多少帶著一些憤憤不平
后面還有把那朱瞻基比做六邊形戰士,說什么打仗,內政,畫畫,等各方面都行。
可在朱元璋看來,他是真不行,差遠了。
“對了,在后面老道士時,也就是朱厚熜的時候,那邊人還想要改名,想要改為南越,不過嘉靖沒同意,把他們的名字調了調個,改成了越南。
這個決定還是挺不錯的,改成南越的話,弄不好那些人就想就會挑事,想要和咱們這邊爭兩廣等地。
在這上面,老道士還是很清醒的。”
安南朱元璋這次,是必然要握在手中的。
不是老四那種,在手里面握一段時間,又被人給奪走的那種。
而是能一直牢牢掌控!
這個念頭一起,他便不由的想到了那個聰明絕頂的和尚。
道衍去那邊也有些時間了,也不知到了此時,把事情做到了何等程度……
……
安南,道衍和尚一手禪杖,一手持缽盂,一雙三角眼里滿是慈眉善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