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被朱元璋整破防了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始盛開。
不僅高山上的春天來的晚,越靠近北方的地方,春天來的也同樣要晚。
從大都逃往上都,又從上都逃往應昌,后面又逃往和林,又徙帳金山之北……這一路奔跑的路線,便是大元丟盔棄甲,迅速衰敗的血淚史。
出逃大都,就已經把中原,以及北方眾多地方都給丟了。
原以為來到上都就會無事,哪成想,那朱元璋是個不講道理的。
得寸進尺,竟然派兵在后面死咬著不放,想要趕盡殺絕,最終讓他們連上都都丟了!
應昌一戰,更是連他的太子都都被李文忠所擒獲。
他們大元的勢力,更是在這個過程里迅速的土崩瓦解,思之令人心痛,也讓人感到恐懼和憋屈。
愛猷識理答臘、也就是如今的北元皇帝,看著王帳外青青的草場,陷入到了沉思中。
這幾年所經歷的一幕幕,在他腦海當中不住浮現。
越想越是生氣,越想越難受。
尤其是想起了,他記憶當中大元強盛時的景象。
他們這些元朝的貴人,高高在上,整個富裕的天下都被他們隨意支取。
無數漢人為奴為婢,在他們大元的統治下,過著好日子,供養著他們。
那個時候的時光,是多么美好。
他們只需要享受源源不斷的美食,美酒,美衣服,還有那數不盡的美人。
蒙古的,西域的,高麗的,還有卑微漢人的……形形色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可以肆意把玩。
無論是漢人,還是色目人,亦或是高麗人,都盡數跪伏於他們的腳下。
原以為這種日子能夠一直的持續下去,他們都將這些當成了理所當然。
可誰能想到,那些該死的漢人,竟是這般的不老實,居然敢揭竿而起造反!
自己大元對他們也並不差,他們不就是餓死了些人嗎
不就是遭了一些災嗎
忍忍不就過去了
再說,天下這么大,人那么多,又有哪年不遭災,哪年沒有人因此餓死的
他們漢人那般多,就算是遭了災,死上一些也無妨,反正也死不完。
可是這些漢人卻不老實,非要造反。
最讓人難受的是,他們強大的大元,雄鷹一樣的存在,居然被這些卑微的漢人給掀翻了!
尤其是那個朱元璋,一個要飯子放牛娃,最為卑微的漢人,四等人當中的最下等,居然能一路當了皇帝!
當了皇帝不說,還對大元如此痛恨,窮追不捨,緊咬不放。
把他們趕出了中都還不行,還想要趕盡殺絕。
若非是幾年前,太師擴廓帖木兒聯合眾人,大顯神威,狠狠的挫敗了率兵侵犯的徐達,讓徐達損兵折將,東路的李文忠也同樣是損失慘重,粉碎了朱元璋所進行的這次猛烈的進攻。
他們大元只怕要連最后一線生機,也被朱元璋這個要飯子給奪了。
好在太師擴廓帖木兒雄才大略,且忠於王室。
被逼到這個境地后,原本還有諸多不合的人,也放棄了爭斗,開始一致對外,拼盡全力贏下了這一仗,讓朱元璋面對自己大元時,不敢再輕視。
在戰敗了據說從沒有過任何敗績的徐達,粉碎了朱元璋那次的進攻后,愛猷識理答臘可謂格外振奮。
他覺得自己大元要中興了。
他要效仿漢朝的光武,中興大元!
把朱元璋這個反賊,要飯子給斬殺。
可隨后,打擊卻接踵而至。
徐達鎮守北平,頂在前線,作出諸多布置,還修建長城,防御的水泄不通。
他們這邊想要南下,卻破不開防御。
更為要命的是,去年太師擴廓帖木兒也因病去世。
他因此而折損了一臂,失去了這么一個朝中重臣。
幸好他們這里反應及時,且隱瞞消息,沒讓朱元璋第一時間得知。
不然的話,去年時只怕自己這邊將會迎來一場大戰。
在太師擴廓帖木兒剛去世,人心不穩,草原動盪的情況下,想要抵御偽明的進攻,還真的不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