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土高原,土質疏鬆,大雨沖刷很容易就將大量的泥土給帶入到河里去。
在更之前的時候,黃河的水也沒這么黃,泥沙含量沒有這么多。
是黃河上游,也就是關中,以及更上面的一些地方,過度開發,植被破壞的嚴重,沒有辦法保持水土。
所以,想要減少黃河泥沙的一個最為重要的根本措施,就是恢復黃河中上游地區的植被。
在那些靠近黃河,而且地勢比較陡,不適合耕耘的地方,實行退耕還林。
多種樹,種草,用樹根,用草根來鎖住泥土……”
朱標眼前一亮,這確實是個辦法。
只是這事兒耗費的時間太久了。
還有,如今這黃河的河床上,就有著大量的泥沙,河道清理也很困難。
而且,就算是如同父皇所說那樣,在上游大量種植樹來減少水土流失。
可還會有數量不少的泥沙,進入黃河河道,並逐漸的在河床上淤積。
時間一長,河床還會抬高,還會引發各種各樣的問題。
這個事兒,同樣難以解決。
朱元璋道:“這是其一,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針對下游河道清理的辦法。
這個辦法就是束水攻沙。”
提出並實踐束水攻沙的潘季馴,是一個極其有才之人,想到這樣的辦法來治理黃河。
效果很好,成績斐然,
他的思路,其實就是通過一些工程,來製造一把超級大的水槍,利用水的強大衝擊力,來把沉積的河床上的泥沙給沖走。
為什么黃河中下游地區河床會有大量泥沙淤積,更上游的地方,這個問題並不嚴重
就是因為上游地區,河道窄,且落差大,水流湍急。
水中的眾多泥沙,來不及沉淀,就會隨著水往東而去。
到了中下游之后,地勢平坦開闊,河道變寬,水流速度變慢。
河水里面所攜帶的泥沙,便開始沉淀。
那么,若將河道變窄了,並在將在一些特定的關鍵地方,修建出一些工程,行束水攻沙之策,讓水流重新快速流動。
泥沙的問題不就被解決了
而這個辦法,也很符合薛祥所追求的一勞永逸之策。
雖然做不到如同都江堰那樣,一旦建成,便可以萬世沿用。
束水攻沙的工程做好,還需要進行一定的維修。
可是,只要維修得當,用上幾百年,甚至更長時間都不成問題!
朱元璋這邊親自寫信,將植樹造林,以及束水攻沙,還有其余一些比較零碎的、他在后世所知道的治沙的辦法寫下,讓人加急送往薛祥那邊。
相信依照薛祥的能力,在看到束水攻沙之策,是能夠明白,也能夠將之給做出來的……
……
胡惟庸期待滿滿的等了兩天,等來的消息並不是如同他所想的那樣,同意薛祥提議,將朝廷的臉面以及朱元璋的臉面都給丟了。
或者是讓薛祥按照現在的路數繼續修,對根治黃河的問題置之不理,採取掩耳盜鈴的辦法。
而是說皇帝這邊已經有了辦法,給了薛祥指示。
意外之后,禁不住心中冷笑。
朱元璋他懂什么治水也敢在這等事情上瞎指揮
且看今后,他在這事上丟多大的丑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