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元朝為宗主國的時間不短,甚至于為其駙馬藩屬國。
如今北元那邊雖然殘喘,可是手里面的力量還不小,至少對于高麗而言,依然是個不能太過于惹的龐然大物。
可是這樣的情況,顯然并不是朱元璋所想要看到的。
上輩子時,在發生了這些事情后,他這邊對高麗多加斥責。
比如在高麗那邊,按規定向大明這邊進貢五十匹馬。
但有兩匹馬在路途之中死掉了。
那負責送過馬的高麗使者,就私自弄兩匹司馬補充進去,補足了五十之數。
而自己這邊在知道后,對高麗大加斥責。
說他們侍君不誠,有欺君罔上嫌疑,把他們給罵了個狗血淋頭。
說他們若是不知悔改,就要動兵征討,好好讓他們明白什么是禮。
并讓他們把這馬給帶回去,重新弄馬過來。
緊接著又因為高麗進貢時,所帶的禮品過多,自己又對他們進行了一番的斥責。
說他們弄的東西太多,讓他們改為三年一朝貢。
并再一次提到,若是還不知悔改,不老實,便出兵攻打高麗。
自己真的會因為這么點小事,就對他們大發雷霆嗎
當然不會。
無非就是通過外交上面的這些小漏洞,小題大作,敲山震虎,讓他們變得老實。
對高麗老王身死這件事情里,有北元韃子的影子在,還有他們后來對北元派遣使者臣服北元這事,自己都同樣知道。
不過,卻都沒有提及。
之所以如此,還是想著給雙方都留一定的回旋的余地。
不把這層窗戶紙給搗破了。
有些時候,這層窗戶紙還在,那事情就好說。
可一旦把這層窗戶紙戳破了,那么出于種種的考慮,都不得不用強。
會把很多的后路都給堵死了。
而且,高麗那邊也很有可能會因此,直接倒向北元那邊去。
對自己滅北元的大計,會產生很多不利的影響。
所以,自己才會采取這樣的辦法。
直到后面將納哈出這些都給掃蕩,讓北元的勢力越來越弱,且高麗那邊,也在自己一次次次的訓斥下,對待大明進貢的物品越來越多,端正態度之后。
才正式冊封那王禑為高麗王。
但這輩子重新來過,朱元璋不想再這樣做了。
上輩子自己的做法,證明了當時的策略還是很有效的。
但終究是有些無力,不夠敞亮,沒有打出威風來。
所以,這輩子他要派沐英和平安過去,對高麗那邊好的清掃一下。
讓高麗變成大明的形狀。
不僅如此,在朱元璋的設想中,最終要把高麗那里給徹底的變成大明的領土,如此才好。
上輩子時,不知道那邊的人居然那樣惡心
等到現代生活了后,才發現這些棒子是真的極其無恥!
不斷的竊取中華文化,還有各種的發明歷史。
就連唐太宗李世民這么一位存在,到了他們那里都得被射瞎一只眼,落荒而逃,鎩羽而歸。
他們更是大宇宙國一樣的存在,人類的文明發展史,是從他們那里而起,是以他們為中心,一層層的推進。
他們才是漢文化的發源地,后面華夏文化都是受他們影響才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