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祥面對這么多關切的目光,很感動,出聲對眾人連連說道。
“陛下不是問罪,陛下差人送來了好辦法!黃河能徹底的治理了!
此番,我等能畢其功于一役!完成這等壯舉,令我們以及子孫后代,都再不用為黃河泛濫而憂慮!”
薛祥聲音哽咽,帶著諸多的激動,眼角都為之濕潤
而后,便當眾將植樹造林,束水攻沙之策說了出來。
本來很多人,在聽到薛祥說了陛下沒有怪罪的意思時,就已經是無比激動了。
覺得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哪能想到,薛尚書竟然又給出了這么一個超好的消息!
居然有了徹底根治黃河的辦法!
而在接下來,通過薛祥的講述,明白了何為植樹造林,何為束水攻沙之后,這些人一個個更加的振奮。
不少人都激動的跪地高呼圣主明君,感謝皇恩。
薛祥知道,陛下之所以會采用私信的方式,而不是詔書的方式給自己說植樹造林,束水攻沙,這些治理黃河的辦法。
有著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為了維護自己這個工部尚書的面子。
要將治理黃河的大功勞,安在自己的頭上去。
陛下不在這里面分工,搶了自己的風頭。
但是,陛下有陛下的考慮,薛祥也同樣有薛祥的考慮。
這功勞是誰的就是誰的。
陛下為他著想,他又何嘗不為君父想呢
他薛祥也不是那種太看重功名利祿的人。
所以,薛祥做出了這個決定。
一來是安眾人之心,二來也讓眾人知道,陛下為了能治理黃河,都在這里面出了多大的力,操了多少的心,讓眾人記住陛下的好。
千萬不能對陛下有什么誤會!
作為在治河上面很有心得的人,在知道了束水攻沙這么一個辦法之后,那么剩下的也就不必再讓別人多操心。
他自是能將之做好。
若是在這種情況下,都還不能治理好黃河。
那他這個工部尚書也別做了,趁早趕緊退位讓賢,免得尸位素餐!
……
“從今日起,這里改名字了,不再叫耽羅島,叫養馬島!”
耽羅島這里,沐英提高聲音,望著被匯集而來的養馬島上的眾人出聲說道。
對耽羅島改名,并在這里設立衛所駐守,是義父做出來的安排,他這個時候負責進行實施。
養馬島這里,地理位置特殊,距離大明本土又比較遠。
想要將這里給守住,僅僅設立正常的行政機構是不管用的。
最好的辦法,自然是派兵馬在此駐守。
所以便有了養馬衛的成立。
只設立養馬衛還不夠,還要有別的相應的措施。
養馬島目前的人里,高麗的人并不是最多的,只占總人數的大概五分之一。
更多的是色目人,蒙古人,以及一些很久之前的漢人苗裔。
此時這些人,包括那些投降的高麗人,都要拿起刀子,在崔樹,以及那些被斬殺的其余高麗官員身上砍上一刀。
同時。沐英作出種種的規定,建立獎懲制度,立規矩,劃分等級。
告訴這上面的人,在完成了考核,作出了貢獻之后,可以得到相應的獎勵,最大的獎勵便是能獲得漢姓,成為漢人。
便可擁有漢人在這里,所享受的權利。
成為漢人后,作出特殊貢獻的,還能在養馬衛這邊當官……
一系列的手段用下來后,很快便讓這里變得有秩序起來了。
沐英做這些做的很是熟練,有條不紊。
若是讓平安來做這些事情,他就做不出來。
耽羅島,也就是現在的養馬島了,這上面所生活的蒙古人,色目人等,對于崔樹等人被砍死,大明取代高麗對這里進行統治,那是一點的意見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