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清丈的都要清丈到,不可漏過一處!”
朱元璋聲音,也提高起來。
“能不能辦到!”
“必然不負陛下所託!
若不能一視同仁,請陛下斬我頭!”
“好!”
朱元璋再次喝了一聲彩。
“江西那邊的事兒,需得讓你去,我才能真正的放心。
非你去,別人無法將這事兒給做成。”
又向吳印交代了一些事情,讓吳印知道到那邊后,事情該如何做,有一個什么度之后,
吳印離去。
朱元璋想了想,便又招來了一人……
“咱準備給你升個官了。”
朱元璋看著吏部侍郎楊允笑著說道,沒有什么彎彎繞,直接就開門見山。
聽到朱元璋的話,楊允忙謙虛道:“陛下,臣未立下什么功勞,如今臣官居吏部侍郎,便已經是名不符實。
陛下若是再讓臣為吏部尚書,臣著實惶恐。
臣之才能,臣之功勞都不足以勝任吏部尚書。”
楊允連連推辭,生態語氣很誠懇。
對於吏部尚書一職,並不心動。
原因無他,他的官職升的確實是有些快。
而且,大明的高官,尤其是六部尚書換的挺快。
他如今居於侍郎之位,就已經很好。
不然,接下來只怕一個弄不好,過上一段時間之后便也得從吏部尚書的這個位置上下去。
朱元璋聞言安笑道:“不用怕你沒有足夠的功勞。
坐在這上面后的,機會多多是。
只要能做出一些事情來,很快就會名實相符。
不會有人說你根基虛浮。
吏部尚書就你做了,別人做咱都覺得不合適。
成為吏部尚書之后,你過上一些時日,在江西那邊清丈田畝徹底開始后,便由你到那邊去。
以尋訪良才為名去督導,讓清丈田畝之事,好好運行。”
聽了朱元璋此言,楊允便不再推辭。
表明自己愿意做此事。
一方面,是因為他很清楚當今陛下的性子,這事兒既然皇帝滿是鄭重的和自己說了,那么就不會給自己拒絕的機會。
都已經把話給說到了這個份上,那他這邊要是還不知進退,還在那里,一個勁的推辭。
那這事可就不好做了,屬於嚴重的給臉不要臉。
除此之外,陛下也說出了,讓自己為吏部尚書,最為重要的不是在吏部任事,而是以吏部尚書的身份去江西那里來做清丈田畝的事兒。
吏部尚書的身份,只是為了把自己的身份往上抬一抬,讓自己到那邊去做事情時,不要讓那邊的人給小覷了。
能夠更好的去做事兒,不受到什么掣肘。
清丈田畝是個大事,而且也是一個硬仗。
陛下讓他去,那他就得去。
在這件事情上,沒有什么討價還價的余地。
不僅要去做,而且還要把事情給做好了,絕對不辜負陛下所託才行!
胡惟庸這個丞相確實權力很大,黨羽眾多,但並不是朝堂之上所有的人,都是胡惟庸一黨。
朱元璋這些年來,大浪淘沙,官員更新換代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