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都在后面呢!”
酒宴結束之時,朱元璋提高聲音對他們說道。
眾人紛紛拍胸脯,向朱元璋進行保證。
說一定會好好做事云云,不辜負皇帝的殷殷期盼。
目送他們離開,自有宮人來收拾收拾了這殘羹剩飯。
朱元璋坐在這里出了神,想起了當年打天下時的崢嶸歲月。
以及這些人在自己麾下聽令,帶兵征戰四方時的日子。
那個時候,和現在比起來,要純粹的太多了。
說真的,世人都說他朱元璋好殺,說他冷血無情。
可誰又是天生好殺人
他真就不想和這些人一直好好的走下去嗎
不是。
是這些人變得都太快了,跟不上自己的步伐了。
跟不上也就罷了,還要往別的路上走。
活成了當初他們最為討厭的人。
這才是最為重要的!
這場酒,就算是祭奠往昔了。
祭奠那些已經失了初心,死在了富貴里面的那些人……
……
太子朱標嘆了口氣,揉了揉眉心。
接下來,自己大明這邊將有大事發生。
一個弄不好,就會死上很多很多人。
而且,只怕這死人的規模,甚至於要超過先前的空印案。
而所涉及到的官員,也會超過空印案。
胡惟庸怕是活不了了。
胡惟庸身死,他是一點兒都不會可惜。
畢竟這些時日以來,胡惟庸暗地里,沒少與自己這個皇太子為難。
這些事兒他都記在心里。
但是想起這些,依然會覺得有些悵然。
這要是眾人,都能力氣往一處使,都別有那么多的心思,那該有多好
大明必然會日新月異,也不會再因為種種爭斗,死上很多的人。
這種念頭在心中存在了一會兒后,朱標搖頭,將之給甩腦海來。
讓自己不要在這些事情上去多想,放棄這不切實際的想法。
沒有爭斗,那才是奇怪的。
就連儒家許多人,追憶不已的三皇之治,竹書紀年上面都有另外的說法。
說根本不是禪讓,同樣是通過政變,血腥屠殺來獲得的皇位。
包括那被傳唱的伊尹因為太甲殘暴,所以將其流放,后面見其變得賢明之后,便又重新將其給迎接回來掌權這事兒,也同樣有別樣的說法。
說伊尹所作所為,並不是那般的光明正大,那般的偉岸。
隱藏在這背后的,是伊尹通過這種方式來發動政變,奪位。
后面大甲積蓄力量反殺了回來了……
雖然朱標並不這般想,想要將之視為異端學說。
可是,隨著處理事情的時間越長,見識的東西越多。
也越來越覺得,這才最是符合現實的。
翻開史書,上面所寫,儘是數千年來,各種圍繞權力的爭斗。
胡惟庸必死。
現在他只想著,那些被父皇宴請,並且放到外面去領兵的那些人里面,能少出一些糊涂蛋。
能儘量少死一些。
當然,這也僅僅只是一個盼望而已。
若是在接下來,他們不知死活,那就也只能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