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尼-德普最近有些焦慮,他是看過《米爾克》原劇本的,但西恩-潘的爆料,肯定讓劇組陷入尷尬之中。
原劇本的米爾克與西恩-潘爆料的米爾克,就不像是同一個人,一個正值,一個卑鄙無恥,這還怎么拍?
特別是隨著蒂姆-羅賓斯也緊跟著爆料,約翰尼-德普一度覺得,這電影肯定是沒法拍了。
然而,出乎他的預料,劇組居然也跟著爆出大量不利于米爾克的資料,相互印證之下,事情顯得更加真實。
不應該呀,難道劇組產生了內訌?
在約翰尼-德普還沒想明白時,他就拿到了新的劇本。
新劇本跟原劇本相比,除了男主角還是米爾克之外,無論是故事情節還是電影的內核,完全沒有一點相似之處。
新劇本的主旨變成了諷刺政客,他們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可以隨時轉變政見,哪怕是心里無比厭惡,也絲毫不影響他們的改變。
米爾克這個人,從始至終都是討厭和鄙視同性戀的人,但他為了競選成功,為了拉攏選票,可以假裝自己是最討厭的同性戀,可以為之前自己想要打壓的事情而呼吁奔走。
這就是骯臟的政客。
全片都在毫不留情的諷刺保守派,哪怕米爾克這個“激進派”,其內核還是保守派。
這個人物要演好,需要非常大的張力。
這是約翰尼-德普的第一想法。
這人物要演好,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肯定就有了。
這是約翰尼-德普緊接著出現的想法。
這電影只要拍好了,是真有可能拿獎的!
約翰尼-德普激動了,作為文藝咖,誰不想拿獎來證明自己的演技呢。他最遺憾的是,還沒拿過有分量的獎項。
一定要用心拍好。
接著,約翰尼-德普就想到,曹陽是三部電影捧出三個影后的人,以會調教演員而聞名,自己是不是要提前向他請教一下?
于是,約翰尼-德普毫不猶豫的給曹陽打電話,說自己想要把人物演好,該怎么做。
曹陽想了想,就告訴德普,“你每天下午過來,我抽出時間給你講戲,你只要按我的要求去做,把人物演出彩不難。”
還是原來的那一套,曹陽每天抽出時間給德普講戲,講電影內核,講電影主要想表達什么,講自己想要什么效果,然后讓他自己看劇本,寫人物小傳。
電影在有條不紊的推進著,外面卻非常熱鬧。
福克斯新聞,這個本來傾向于保守黨的媒體,一開始的想法是“干掉”一面左翼的旗子,看看笑話,瞧瞧熱鬧。
沒想到最后在有心人的推動下,矛頭反而轉向了大統領,并且愈演愈烈。
曹陽才不管這些因他而起的風波,電影已經基本籌備完成,馬上要開拍了。
與此同時,《密陽》開始在國內大規模上映。
曹陽這邊還有幾天就要開拍了,肯定沒辦法回去,提前錄了一段視頻,在首映禮上播放。
引起眾人熱議的是,雖然曹陽沒來,但他捧起的三大國際影后合體,全都出現在首映禮上,引得媒體爭相拍照。
捧出第一個戛納影后的電影,感興趣的人還是非常多的。
國際章最近特別煩,高媛媛的崛起,她可以說是被影響到的明星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