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連星么”
傅書楠表情專注到了極點,不敢有絲毫輕敵。
雖然他對外表現的輕松,但是,他一路看著蘇以明從本賽走來,心里實際上很清楚,自己的對手絕不是什么泛泛之輩,而是他必須全力以赴的勁敵!
“還是不要以二連星應了,下的太多太多了,如果想要尋找機會,還是盡量不要讓盤面太過簡明為好。”
傅書楠想到這里,終于夾出棋子,飛快落下!
噠!
四列三行,小目!
在白子落于棋盤的那一刻,蘇以明幾乎立刻便夾出了棋子,目光堅定,宛如磐石!
“那么,來吧!”
噠!
棋子落盤!
而看到這一手棋,傅書楠不禁微微一怔,不遠處的人裁判和記譜員也不受控制的微微睜大了眼睛!
只見棋盤之上——
十六列十行,星!
黑棋,三連星!
……
……
轉播室內。
“居然……居然是三連星”
鄭勤有些震驚的望著電視屏幕,回過神來后,連忙跟著從棋盒夾出白子,落在了棋盤上,說道:“這可真是讓我完全沒想到!”
轉播室內,其他人臉上也都或多或少有些許錯愕之色。
緊接著,所有人俱是不約而同的下意識的看了坐在鄭勤對面的俞邵一眼。
顯然,雖然以三連星布局弈出的名局并不少,但是,一看到三連星,所有人如今第一時間想起的,還是當初英驕杯上俞邵和蘇以明的那一盤棋!
三連星并不是多么罕見的下法,甚至在十幾年前都一度相當流行。
過去注重實利和第三線是圍棋的主流,而三連星的出現,一度引起過極大的轟動。
三連星重視外勢甚于實利、重視第四線勝于第三線,主張棋子要向中央而不是邊上作發展,以三連星為布局的棋局大多數都是以占四線運用外勢的三連星布局為主,而其他棋局也多重視布在第四線。
由于這種棋的下法不重視地面上,而是整個中央天空的作戰,顛覆了過往的圍棋理念,因此也被稱作——宇宙流!
在三連星達到鼎盛之后,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職業棋手還是覺得三連星不好掌握,投子于高位,面朝中央,有悖于棋理。
因此,三連星布局在職業棋壇開始走向衰落,大多數棋手重新開始注重實利和第三線。
不過,三連星以其大氣磅礴的陣勢,注重外勢與攻擊,易于構筑模樣,形成激烈復雜、令人眼繚亂的搏殺,至今仍受到許多業余棋手的追捧!
但是在英驕杯之后,三連星這種下法,似乎徹底走向了沒落,俞邵和蘇以明那一盤棋,也被譽為“三連星最后的絕唱”!
原因也很簡單,那一盤棋,蘇以明以三連星布局,都下成那個樣子了,最終卻還是輸了,如何能不稱之為三連星的絕唱
所有人都沒想到,如今,在大棋士戰挑戰賽上,蘇以明居然再度下出了在職業棋壇,已經許久不見的三連星!
鄭勤對面,俞邵心中也有些意外。
他望著棋盤,陷入了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