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不是據說荒木野只下星位么?原來現在也會下星小目了啊?”
俞邵一邊好暇的想著,一邊看著棋局,判斷著雙方的行棋次序。
因為才剛進入中盤,雙方才剛剛初步確定好彼此底盤的雛形,還沒進入對于“空”白熱化的爭奪,因此整體局勢不算明朗。
“不過從布局來看,即便面對荒木野的新招,蘇以明居然也應的……相當兇狠。”
俞邵陷入了沉吟,哪怕沒有看此前的棋局,也通過如今的形勢,倒推出了雙方此前在棋盤右上角的的行棋次序。
“如果追求穩妥,蘇以明最好的下法就是壓住,對掛角的白棋展開壓迫,為了做活,白棋必然點三三轉身,那么黑棋再虎,斷開白棋聯絡,白棋粘回,黑棋則厚實吃死掛角白子,白子再扳,如此形勢緩和,雙方均可滿意。”
“但是,蘇以明居然下這么強硬,直接尖頂,切斷白棋點三三轉身的退路,白棋長出必然,黑棋再尖反擊。”
“后續白棋的這一手碰也很兇悍,黑棋也是毫不退讓,在三路扳,直接要求白棋表態了。”
“態度竟然這么強硬?”
俞邵忍不住多看了蘇以明一眼,在他印象當中,除了和他下的那幾盤外,蘇以明其他棋局,往往在布局階段,不會太過于“爭”的。
因為,布局并非他的主場,有時候即便布局略有虧損,只要整體方向是對的,且虧損不大,蘇以明往往也能接受,并不錙銖必較。
這不一定是錯,也可以視為大局觀的一種體現,比如局部虧損了,但是整體局勢朝著中央模樣的爭奪發展,對于蘇以明個人而言,或許反而是優勢。
這是這種大局觀,比較個人,其他人如果照樣學學,沒有蘇以明對于中盤模樣的理解,和強悍的纏斗能力,恐怕反而會吃大虧。
也正是因為蘇以明這種性格,確實契合了中央行棋那種不拘泥于邊角,放眼中央大空的宇宙流下法,所以蘇以明的中腹作戰能力,超乎常人。
這是蘇以明的長處所在,也是劣勢所在,蘇以明似乎也逐漸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與他的對局之中,即便布局階段,態度也很堅決,不肯有半點落后。
“或許,是因為世界賽吧?”
俞邵倒是也沒多想,繼續順著當前盤面,繼續推理著后續的落子順序。
在白棋連扳之后,黑棋斷是第一感的下法,但實際上是一個陷阱。
黑棋如果斷,看似占了便宜,實則白棋下一手打是先手,待黑棋粘,白棋再打,黑棋長,白棋粘,黑棋還需要補棋,整體局部黑棋大虧。
哪怕是有些高段棋手,在這個形勢下,一個不察也可能中計,蘇以明顯然不可能這么簡單中計,沒有斷,而是下出了長,朝中央挺頭。
后續雙方在布局伊始,便爆發了一場激烈的戰斗,蘇以明貫徹了自己的棋路,不斷走在外圍,投子于高位,既是為爭奪中央做準備,也試圖將白棋封鎖。
黑棋當然也不肯坐以待斃,應該是向外沖出被白棋擋住之后,直接選擇靠出,要反威脅右邊黑棋兩顆孤子。
這場交鋒下來,最后看結果,雙方都平安無事,甚至乍一看形勢都緩和下來,沒有真的爆發出傾覆全盤的激戰。
似乎雙方只是不斷試探,但實際上,雙方每一手都花了百般心計,看似最后盤面不見硝煙,其實在之前每一手落下之后,雙方在腦海之中,恐怕都已經經歷了一場所有人都看不見的血戰。
正是這一場又一場所有人都看不見的血戰后的結局,導致雙方不斷妥協,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之下,最終卻反而形成了這種不見硝煙,只余復雜的盤面。
不過,下到這里,整體來看,雙方大抵均勢,互有顧及,勝負還要看中盤的爭奪。
但在俞邵看來,布局其實一直是蘇以明的短板,中盤才是蘇以明真正過人之處,如果以均勢進入中盤,那么面對蘇以明,后面就會相當難下了。
“就現在這個形勢來看,蘇以明不會讓這種局勢維持太久的,應該很快要動手了。”
俞邵靜靜望著棋盤,心里默默想著。
果然,正如俞邵所料,又下了三四手棋之后,伴隨著“咔噠”一聲,蘇以明便從棋盒之中夾出棋子,然后飛快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