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劉備:我的軍師可比蘇秦張儀
在經過劉備與李翊、陳登的商議之后,最終決定同意與劉表達成同盟。
至于盟約內容,雖未詳細擬定。
但大體可以分為,劉表以平價,賣糧賣船給劉備。
劉備則會在將來對袁術的戰事中,默許劉表參與到揚州事務的討論中來。
即便劉表未來想要索取廬江、豫章的表奏權,劉備也會睜一只閉一只眼。
盟約內容大致為此,確定好后,劉備即命孫乾隨劉先一同返還荊州。
向劉表表明自己對廬江、豫州等揚州西壤的態度。
“主公,現在還有一位使者未曾離去。”
“我此前將之暫時擱置,是為拖延之法,現在主公既然趕回來了。”
“未知要如何處置?”
李翊說的人自然是指許劭。
他是代表揚州刺史劉繇來的,想要劉備出兵配合劉繇夾攻孫策。
尤其廣陵與孫策的丹徒僅一江之隔,旦日可至。
加之劉備與劉繇又同為漢皇宗親,所以幾乎是劉繇目前能找到的最好的援軍了。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劉備已經與歷史上的劉備相去甚遠。
歷史上的劉備,此時還縮在下邳城內,靠著麋家、陳家的支持來統治殘破不堪的徐州。
所能動員的兵馬,也不過堪堪兩萬人不到而已。
但現在,劉備已經一統徐州五郡,并將自己的勢力范圍,影響到了青州、兗州、豫州、揚州一帶。
并且,徐州如果全國總動員的話,是能夠拉出一支高達七萬人左右的可戰之兵的。
當然了,這種規模的兵馬,劉備不到萬不得已是不可能去調動的。
因為光每日耗費的錢糧都是一個天文數字。
不管怎么講,
劉備現在已是東方一個強大的諸侯,不會被天下任何一個諸侯給隨便左右立場。
接下來他的每一個決定都需要慎之又慎,妥善處理好與周邊諸侯的關系。
“……揚州劉正禮么?”
劉備一捋胡須,面露猶豫之色。
“此事卻難吶,劉揚州與我同為宗室,又是朝廷任命的揚州刺史。”
“今既向我求援,按說當救。”
“只是……那孫郎……”
雖然孫策已經有了曲阿之戰這樣的大捷,可實際上依然是劉強孫弱。
且不說兩邊的兵力之懸殊,就說本地士人豪強都是擁戴劉繇的。
更別說吳郡許貢,會稽王朗都是與劉繇在同一陣線上的。
孫策再是勇猛,手中也僅就兩個縣而已。
本來對上劉繇就沒多大勝算,自己這邊再出兵配合劉繇夾攻。
那孫策確實沒得玩了。
劉備也算得上是一位戰略家。
他能分清楚當前的形勢。
如果留下孫策,那廣陵南部所面臨的威脅,不過就曲阿、丹徒兩縣而已。
可如果劉繇滅了孫策,那廣陵受到的威脅就是大半個揚州了。
到那個時候,劉正禮是否真的會顧念當日的救援情誼,不向徐州拓展勢力?
況劉備集團定下的戰略方針,就是先克江南,合徐、揚二州之力以制天下。
把劉繇養肥了,給自己樹一個大敵嗎?
“我廣陵這邊為了對抗袁術,幾乎是節衣縮食,靡師費餉,真若派兵去攻打丹徒。”
“最后恐反為他人做了嫁衣。”
陳登一語道出要害。
幫助劉繇純虧本買賣。
人劉繇可是正兒八經的揚州刺史,他一旦掃清了宿敵,就很容易坐穩揚州。
這顯然不符合徐州的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