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向東,分別是汝水、潁水、渦水。
三條河流,袁術各自設立了一個重鎮。
即新蔡、汝陰、龍亢。
新蔡是汝水的重鎮,汝水主要在汝南西界。
汝南西界是曹操的地盤,所以守住汝水的新蔡,便是守住曹操。
“好,既如此,再從壽春,調撥八千名士兵前往新蔡!”
袁術正欲同意。
忽被一人出聲阻止道:
“明公不可!我壽春只兩萬兵卒,若再分兵八千出去。”
“萬一東線的汝陰、龍亢失守,劉備大軍直逼我壽春,那我壽春豈不危險?”
“況紀靈在新蔡已有一萬大軍,足以抵御曹操進攻。”
“若抵御不了,我壽春再發兵救援便是。”
說話之人,乃主簿閻象。
他的擔憂不無道理。
現在淮南很有可能要面臨至少三路兵馬。
曹操一路,劉備一路。
還有一路則是廣陵陳登,極有可能自長江渡水,繞襲至九江后背。
壽春作為淮南之心,必須留夠足夠軍馬,以便隨時支援各方據點。
這個提議算是比較中肯的了。
但袁術沉吟半晌,還是拒絕了閻象的這個提議。
“不!”
袁術揮了揮手,“可先支八千人馬至新蔡,助紀靈守御曹操。”
“然后從廬江劉勛處調集八千兵馬來壽春,補齊這八千人的空缺。”
微微一頓,又接著補充道:
“況伯符已命吳景、孫賁返回壽春路上了。”
“他二人手中的部曲加在一起,應該也有個一萬左右。”
“等他們的援軍一到,咱們便可以主動打出去,在汝陰、龍亢與劉備一決雌雄!”
不得不說,袁術的家底確實厚。
面對曹劉攻勢,即便分兵依然能保留住優勢。
即便是一打二,袁術依然很有信心。
三個據點,袁術都派遣了重兵去守。
同時以劉辟為首的汝南黃巾軍,也會在本土作戰。
與曹劉大軍周旋,為自己爭取到足夠多的時間。
接下來的時間,袁術也是在積極周旋。
先按照原計劃,把呂布調到龍亢前線去。
為防止呂布不受節制,袁術又專門派遣了大將張勛,將兵萬人,與呂布同守龍亢。
說是同守,實為節制呂布,防止其不受控制。
隨后又從廬江征發一萬五千名民夫,負責運送糧草,修固城池。
袁術幾乎也算是全國動員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
要是劉備突然取消南征,估計袁術得被氣吐血。
……
很快,時間來到了九月。
正是秋收的季節。
劉備已經布置好兵馬,準備南下了。
李翊在規劃這次南征戰略之時,刻意選擇了秋收,不單單是為了徐州的糧食。
更是為了淮南的糧食。
因為他們此次南征,基本上都是走的水路。
也就說,即便他們中止了進攻計劃,那物資方面并不會有太大損失。
因為大部分物資都集結在戰略重地,明年來攻也是一樣的。
這樣一來,他們就可以去搶割淮南的麥子。
而袁術卻沒辦法堅壁清野。
因為一旦把淮南的水稻、麥子全部清了,那明年吃什么?
袁術將會承受顆粒無收的代價。
此所謂《孫子兵法》中的,“因糧于敵,取用于國。”
是真正的以戰養戰。
隨后,便是命廣陵太守,將廣陵之兵,入長江,攻襲九江后背。
此前劉備曾專門在廣陵給陳登留了兩萬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