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琰卻拒絕了曹操的征辟,解釋說道:
“今舊主新喪,吾未盡人臣之禮。”
“反倒另投他處做上賓,此非臣子之所為也。”
遂辭去騎都尉一職,棄官回鄉去了。
崔琰此舉,令大伙兒都感到莫名詫異。
李翊則來向曹操辭行:
“曹司空,既然你已拿到了西冀州的戶籍圖書。”
“咱們也算兩不相欠了。”
“李某這便告辭了。”
曹操沒想到李翊竟真的什么都不要,乃拱手謝道:
“那曹某就恕不遠送了。”
“請李郯侯保重。”
李翊即命人收斂許攸的尸首,將他帶回徐州安葬。
又對眾人垂淚道:
“吾與子遠交之甚厚,彼不幸身死。”
“翊亦是痛心疾首。”
“子遠身前最愛錢財,我便想到彼生前曾對我言——”
“人生至痛之事,莫過于斯人已逝,而錢財未散,徒留遺憾。”
“汝等即遣人至子遠徐州家中,將其家中錢財盡數收斂起來,回頭準備和他葬在一塊兒。”
“至于鄴城家中,曾是子遠故居。”
“汝等也去看看有沒有什么值錢之物,一并帶走罷。”
眾人領命而去。
李翊又準備前往袁府。
曹操見了,忙上前將之攔住,問,“君侯何往?”
“……去接劉夫人到渤海去。”
李翊不假思索答。
“呵呵,君侯未免太過蠻橫無禮。”
“吾與本初乃是同窗發小,今其身喪,其妻兒吾自當養之。”
“哪有似李郯侯這般,將其強遷至別處的?”
曹操堅決不同意李翊,把袁氏的家屬帶走。
李翊倒也從容不迫,彎唇笑道:
“曹司空此言差矣。”
“公雖與袁將軍是舊友,但吾家與袁氏卻是姻親。”
“若論及輩分來,翊也得稱呼劉夫人一聲伯母。”
“況渤海本就是袁將軍故居,子侄將伯母請回故居安住,又有何不妥呢?”
誒這!!
曹操無言以對,頓時后悔當初攻破壽春時,沒有去跟劉備爭搶袁氏女。
只因李翊給了他一個馮美人,雖然這人的確很美。
可美則美矣,真到用時,才發覺還是袁氏女好使。
“……呵呵,若曹公別無他事。”
“那就容李某先行一步了,告辭。”
李翊辭了曹操,回到袁府。
黃忠迎上來見禮。
“我走之后,可有人來過?”
“只有曹家的公子來過,不過被吾攔在府外,不得進入。”
“……嗯,漢升此事做的很好。”
“我軍雖已攻破鄴城,然袁氏在河北樹大根深,非一朝一夕可滅。”
“唯有善待其家屬,以便收攏河北人心。”
“故吾不欲使其落入曹操之手。”
說完,李翊重賞黃忠。
旋即走入府內。
劉夫人、甄宓、甄堯等兄弟姊妹都在。
見李翊來了,紛紛起身行禮。
“……怎么樣了君侯,曹操想把我們孤兒寡母如何處置?”
劉夫人急匆匆地詢問李翊外邊的情況。
此前因為太害怕了,現在冷靜下來也弄清楚了情況。
得知鄴城并不歸劉備所有。
也就是說她們都有可能成為曹操的戰利品。
“伯母寬心,有翊在此,曹軍入不得此門。”
李翊信誓旦旦地向劉夫人保證。
“只是誠如伯母所言,鄴城并非劉將軍所有,我等長留此地也不合適。”
“故翊此來,就是想請伯母到渤海去居住。”
渤海是冀州數一數二的富郡,又是袁紹的故居。
劉夫人對此當然沒有意見,即向李翊褔身拜道:
“……非君侯不能保全妾家,妾身再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