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能夠發揮海鹽作用,大量制成腌肉、腌魚的。
再將這些腌制品賣出去,幽州的經濟不就發展起來了嗎?
至于港口建設資費所需,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
李翊遂不聽眾議,決意行之,即下令道:
“著即勘址興工,擇良吏督造。”
“凡參與此事者,務須盡心,若敢懈怠,必究其責!”
眾雖憂其艱難,然不敢違,皆拱手應命:
“謹遵鈞諭!”
在李翊的力排眾議下,幽州開始大規模雇傭勞工,征發徭役。
一面修建港口,一面維修灘涂。
可謂人人出力,個個不閑。
但萬物競發的背后,是一張又一張高額的成本支出。
沒辦法,幽州想要自給自足,前期就是得幫它填基礎設施。
等它體系成型之后,就可以從放血槽變加血包了。
冀州也是剛剛恢復生產,所以李翊又給青州的老劉寫信。
讓他再撥一筆款下來,并連通青州與幽州之間的商船貿易。
并定下了主要商品——茶葉。
茶葉對于漢人而言,可能更多是待人接客的用品。
而對游牧民族來說,更像是一種生活必需品。
因為游牧主要食用高脂肪的羊肉、牛肉。
大量的油脂囤積在體內,就需要用茶葉來消化油脂。
這也是為什么宋朝給遼人繳納歲幣的清單中,會有茶葉的原因。
既然決心打通邊市貿易,自然要把茶葉也作為商品大宗里的一環。
在做完手上工作之后,
李翊又帶人回了漁陽郡。
漁陽太守乃當地豪族鮮于輔,隨李翊征遼有功,被授位漁陽太守。
他作為本地土人,對北方游牧政權比較熟。
李翊便讓他牽線,為自己約見鮮卑人,商議開通邊貿的具體事宜。
因為自檀石槐崛起之后,鮮卑已經取代了匈奴的霸主地位。
成為了北方的第一強權。
在接到上級統治以后,鮮于輔趕忙前去疏通關系,聯系鮮卑人。
說是齊國丞相想要開通邊境貿易,加強兩國之間的交流。
鮮卑人也非常很多部。
其中,軻比能部算是比較親漢的。
所以第一時間派出使者去見李翊,看看漢人想如何貿易。
如果條件優渥,那就大力合作。
如果條件苛刻,就果斷回絕。
于是,三日之后。
不少鮮卑部、烏桓部的使者,如約來到漁陽郡,與李翊會面。
李翊設宴款待眾來使,然后命令許褚,將眾來使的佩劍、武器全部收繳。
其帶來的護衛,也不許入正堂。
此舉立馬招來了眾人的不滿。
暗想他們是抱著和平友好的態度,才來商討邊市問題的。
結果李翊上來就給他們一個下馬威,收繳他們的武器甲胄。
還不許護衛進堂,未免欺人太甚了。
不過眾人在塞外也多聽聞李翊英明,其名震北疆的戰事,亦是如數家珍。
知他是一個強橫的人,雖有不滿,但還是選擇了忍耐。
井然有序地進了正堂,見禮畢,依次坐下。
李翊說了兩句客套話之后,便將自己的開邊市想法說了出來。
并表示,諸位若是沒有意見,咱們就這么辦了。
眾使者也沒想到李翊性子這么急,八字尚未有一撇就要馬上開了。
其中一名胡使站起身來,彎腰向李翊行了一禮:
“……相爺公,恕在下不知中原禮節,多有冒昧。”
“只是相爺適才提到的,要我諸部販賣牛羊至漢地。”
“然我部牲畜亦是數量有限,相爺開出的數目又頗大。”
“我等如何能夠將之兌現?”
李翊云淡風輕地說道:
“吾盡掌北方權柄,總制河北,令出則山海可移。”
“既握調度之權,何難使胡漢兩民,俱豐衣足食?”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