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才為何不讓他出戰?”
李翊便道:
“適才只以激將法激之,如此,老將軍必然功成。”
“他今既去,我等須調撥人馬接應,勿使有失。”
乃喚張郃過來,撥一支令箭給他。
“儁乂可領一支人馬,抄小路出奇兵接應黃忠。”
“若黃忠得勝,不必出戰。”
“倘黃忠有失,即去救應。”
張郃領命而去。
李翊又召來高覽、徐晃,吩咐道:
“汝二人各領兩千人馬,去館陶清河處,多立旌旗、火灶。”
“好使夏侯淵知我前部軍多,壯我軍聲勢。”
“使賊人驚疑,不敢輕動。”
二將領命而去。
李翊又對劉備說道:
“目今曹操使夏侯淵督東線戰場,自己卻留在魏國,并不輕動。”
“蓋因汝南之戰,未分勝負耳。”
所謂英雄所見略同。
此時的曹操跟之前的劉備一樣,都領著本部兵馬在觀望局勢。
如果北方戰爭不利,就去支援北方。
南方戰事不利,就去支援南方。
只不過劉備見關羽已經在汝南取得了先機,便把軍馬盡數調撥到北方來了。
而曹操還不敢輕動,留在后方繼續觀望。
李翊的話還在繼續。
“馬孟起尚在晉陽,我意大王下一道令給他。”
“使其發兵走常山,寇略魏國邊境,協我側翼。”
雖然當初在瓜分冀州的談判中,李翊把常山郡大方地讓給了曹操。
不過李翊也是留有心眼兒的。
畢竟常山西部是黑山,那里是張燕的地盤。
而此處又毗鄰馬超所在的并州。
馬超可以通過借道張燕,非常輕松地穿過常山,進入魏國領土。
“……善,馬孟起一戰降并州,寡人遇見之久矣。”
“若河北戰事順遂,當要見之一見。”
別看歷史上的馬超人品不咋樣,但備備本人還是很喜歡他的。
當即采納了李翊的建議,使人去往并州,讓馬超出兵協助平北軍團。
從常山出兵,威脅魏國側翼。
時馬超在晉陽,得劉備書,急召龐統來前。
問他何以應之。
龐統乃勸馬超道:
“向者,將軍棄父自立,領兵并州。”
“豈非欲建功立業,不負祖上之名乎?”
“今齊王親臨河北,此正將軍奮武揚威之時也!”
“若助齊王破曹,取河北之地。”
“則將軍當為首功,以齊王之仁義著于四海,必以將軍為厚,絕不相負。”
“倘若首鼠兩端,曹、劉皆怨。”
“而尊公困于鄴城,終為操所害矣!”
“惟將軍熟思之。”
馬超聞言頓悟,作揖拱手謝道:
“非先生之言,幾誤大事!”
遂整飭兵馬,借道黑山張燕,打算直搗魏境。
龐統言道,“吾與將軍同去。”
馬超喜,共將五千兵馬。
騎兵三千,步兵兩千。
過張燕境,張燕知曹劉勝負將分在即,也不加阻攔。
反而贈送馬超糧米酒肉,助他破曹。
馬超謝過,率兵駐扎于魏國北方的巨鹿。
消息傳回鄴都,曹操聞言驚悚。
他下意識地伸手摸了摸頷下的短髯。
此前被馬超打得割須棄袍,胡子還沒長好,不想此馬兒舉兵復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