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攜得勝之師,以逸待勞。”
“彼上下挫動,我士氣如虹。”
“但須列堂堂之陣,持凜凜之威,與操決死于河北!”
“當此之時,又何須問行陣方略?”
“惟礪刀戈,專候曹操耳!”
說人話就是,我軍現在大順風。
直接干就完了!
劉備大喜,即餉了三軍將士。
仍命黃忠為先鋒,率軍繼續南下,與曹操決死。
卻說曹操攜大軍已渡過清河,來抵御劉備的進攻。
曹操深恨黃忠殺了夏侯淵,聞說此戰仍是這老匹夫為先鋒。
當即對眾將說道:
“黃忠老賊殺吾大將,吾必擒之!”
眾人皆問曹公有何高見。
曹操乃開始調撥人馬,先對李典說道:
“黃忠前日勝了一場,斬我大將,正是志得意滿之時。”
“曼成可引一軍去北上下守糧草,只帶少量人馬。”
“黃忠必來劫糧,我命樂進率一軍抄后。”
“等黃忠陷套,汝二人合在一起廝殺,定叫這老賊死于此地。”
李典、樂進各自受計,領兵去了。
黃忠回到寨中,謂副將馬延道:
“老夫斬了夏侯淵,魏軍喪膽。”
“吾明日打算去劫曹軍糧草,給汝五百軍士守住大營。”
馬延諫道:
“聽聞曹操親至,曹賊用兵如神,未可輕動。”
“……不然,兵行險著。”
“前若無老夫搶占貝丘,安得斬殺夏侯淵?”
“如今正是勇武建功之時,又何必猶豫不決?”
“如若不然,必叫其他將領搶了先。”
黃忠打算借著這次大勝,一發給曹操收拾了。
由于每個將領,都有自己獨立的部曲。
他們各自扎營在其他據點,軍營之間相去也有些距離。
所以像黃忠這樣出兵,確實算得上是奇兵。
畢竟一旦竭營而出,是不能第一時間得到其他軍營的支援的。
如今的黃忠已是征西將軍,位在馬延之上。
馬延乃河北降將,帶資進組。
故名位不低,甚至在許多徐州老臣之上。
可如果單是吃老本,是注定要被后來者居上的。
馬延作為副將,倘若黃忠當真得勝,他肯定是也要跟著混不少軍功的。
又聯想到前不久黃忠陣斬夏侯淵,軍威赫赫。
索性搏一搏,便道:
“……善,既如此,我來助老將軍。”
“待到今夜三更,讓軍士盡皆飽食。”
“至四更時分離營,直殺到北上腳下。”
“盡燒魏軍糧草,先挫動曹操銳氣再說。”
黃忠喜,即依照計劃辦了。
是夜,四更。
黃忠領人馬在前,銜枚而進。
直到北上下時,東方既白,朝日初升。
黃忠果見此處糧草堆積如山,是魏軍屯糧之所在。
于是率軍殺進去。
李典率軍來守,迎戰黃忠。
李典軍少,廝殺一陣,便領兵退了。
黃忠見此,便教軍士下馬,取柴堆于米糧之上,盡數放火燒了。
眾齊兵正要點火,忽聞得背后人喊馬嘶。
樂進軍殺到,與黃忠混戰到一處。
李典復引軍回,與樂進夾攻,將黃忠困于垓心。
曹操登高望山腳之下,見黃忠被困,唇角不覺勾起一抹淺笑。
“老匹夫,今日合該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