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關羽掘開淮水,水淹于禁的安陽七軍。
以督帥于禁、軍司馬東里袞、護軍浩周為首的魏國高層將領紛紛受降。
然亦不乏少數負隅頑抗者,如督將成何等輩。
大軍大獲全勝,本該是皆大歡喜之時。
偏偏在這時候,因先鋒將甘寧射殺成何遺孤成曼,與前將軍關羽起了爭執。
關羽責備甘寧違抗自己的軍令,擅殺垂髫孩童。
甘寧只做耳背,表示未曾聽見,不肯承認。
岸上諸將,皆是甘寧部眾,錦帆諸郎。
面對關羽的責備,眾錦帆郎也是紛紛擁護甘寧。
表示他們確實沒有聽見關羽的喊話。
或有人道:
“岸上喊打喊殺,風浪甚大。”
“我等俱未聽清關將軍喊話,如若不然,豈敢抗令不遵?”
“況戰陣之上,刀劍無眼,轉瞬即逝。”
“還請關將軍多多見原。”
關羽是個直性子,見眾人都這么說了,只道或許岸上眾人是真沒有聽見。
可饒是如此,依舊覺得憤怒無比。
又質問甘寧說道:
“本將嚴令,降者不殺。”
“成何部眾皆已投降,汝何以擅殺降卒?”
甘寧只覺關羽這話莫名其妙,冷笑對曰:
“……呵,關將軍這話,甘某可就聽不明白了。”
“父債子償,自古皆然。”
“適才某親手斬殺成何,其子必恨我入骨。”
“我若不殺他,彼將來遲早為其父報仇。”
“我又豈可留此孽種,以作將來之患?”
“關將軍持節督護我淮南諸將,應當以戰事為先。”
“何惜一孺子性命乎?”
甘寧對關羽的質問感到莫名其妙。
堂堂齊國武官之首,竟然會為了一個孺子當著眾將士的面向他發難。
這令一向灑脫不羈的甘寧亦大感不爽。
你道甘寧何以射殺成曼?
原來這甘寧乃水賊出身,天性粗獷好殺,手段殘忍。
他與張飛一樣,都喜歡虐待屬下。
可與張飛不同的是,
張飛打完下屬,還把他們留在身邊,繼續任用。
而甘寧要打屬下,都是直接弄死。
不給你復仇的機會。
因此,即便性情殘暴如甘寧,歷史上的他依然是善終。
沒有小人能害得了他。
因為他比小人更小人,手段極其狠厲。
關羽見甘寧并無悔改之意,復詰道:
“汝縱未聞我軍令,然虐殺孺子,豈非喪心病狂?”
“此丈夫所為乎?”
這甘寧乃是淮南武將,素附于陳登。
如今齊魏開戰,眾淮南將皆以為當隨陳登一同征伐汝南。
不想齊王派了關羽假節,前來督護眾淮南將。
就連身為征南將軍的陳登,也得聽命于他。
而關羽又性格倨傲,說話直白。
常常當眾責備諸將的不是,不顧及眾人的面子。
甘寧心中不快,久懷憤懣。
諸將之中,屬他最為狂傲,聞言亦勃然按刀,抗聲道:
“殺便殺了!”
“將軍莫非欲于此凱旋之日,為區區敵裔,斬立戰功之將乎?”
左右將士聞之變色,刀戟微響。
只待關羽一聲令下,他們就要上去把甘寧砍作肉醬。
眾錦帆郎見了,亦紛紛護在甘寧左右,隨時準備廝殺。
眼看兩邊劍拔弩張,早有人報知陳元龍。
陳元龍既是征南將軍,又是淮南派的領袖。
他在淮南深耕十年,手下人早已與他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如今甘寧以下犯上,倘若事情鬧大,難免要問責到他身上來。
陳登聞說后,即率部趕到。
果然見著兩邊劍拔弩張,將要廝殺。
陳登趕忙高聲大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