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水寨處,暗窺其中。
只見旌旗嚴整,舟艦星列。
水師操練,進退有度。
左右分合,皆合兵法。
周瑜觀之駭然,拊舟而嘆曰:
“北人素不習水戰,此深得水軍之妙也!”
“長久下去,必為大患!”
本來江南戰場,東吳與荊州能跟齊魏兩國一起上桌吃飯。
就是因為這里是他們的主場,幾乎都在大江大水上作戰。
齊國方面,至少自己養了一支水軍。
雖然不是全國軍隊的主力,但總比沒有強。
魏國方面,從來沒有成建制的訓練過水軍。
此次南下,也都是揀選的會水的人過來。
即曹操簡單的認為,只要會游泳,掉水里淹不死就能當水軍了。
但會游泳與水上作戰完全是兩碼事兒。
白日一戰,魏兵不會弄水的缺點被無限放大。
但正因為如此,才讓魏軍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
開始查缺補漏,瘋狂加練。
左右人見此,便紛紛進言道:
“若使魏人練成水下功夫,于我軍而言絕非好事。”
“不若趁其未就,早早攻之,以絕后患。”
周瑜搖了搖頭,謂眾人道:
“今李相在南,還是先報與他知再做計較。”
周瑜可不想給齊軍當槍使。
他知道李翊肯定是遠比東吳更想要荊州的。
東吳打不贏,至多退回江東去。
李翊要是倒在這里,便折了十幾年的聲價。
于是便教收起矴石,兩邊四下一齊輪轉櫓棹,望江面上如飛而去。
回到江夏,來見諸葛亮。
“……我已按照諸葛先生吩咐,前去與魏兵交戰。”
“我軍大獲全勝,先生是否也能夠屢行諾言。”
“使李相撥冗相見,與瑜洽談荊州一事。”
諸葛亮道:
“自無不可,只是亮軍務繁忙,不能隨便離去。”
“還是請都督自行去見李相為好。”
周瑜無奈,只得自己帶人去找李翊。
此時的李翊正領著眾人,在江邊上走。
迎面撞著周瑜,其上來施禮畢,將前言之語說了。
再次提出瓜分荊州一事。
李翊乃笑道:
“今荊襄九郡,曹操已得其八。”
“吾齊國不過占據江夏,夏口處還為你孫氏所有。”
“公不先謀破敵之策,而先議如何分荊州之地。”
“豈非是輕荊楚無人乎?”
周瑜乃正色對曰:
“正因荊楚多豪杰,故才更要先明約。”
“昔高祖入關,約法三章。”
“今孫劉同盟,亦當共劃疆界。”
“使破曹之后,免生齟齬。”
“況以李相之才略,曹操又豈是公之敵手?”
李翊大笑:
“周都督縱使將李某奉若天神,也終無法改變曹操已得荊襄八郡的事實。”
“愿都督先思如何破曹,收復荊襄,然后再議此事。”
果然……
周瑜就知道李翊肯定會敷衍自己。
但好在他還有后手。
“李相知荊楚之變否?”
“不若李相與我商談劃界荊州事宜,我與你說此事如何?”
周瑜誠懇地問道。
……
:<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手機版:<ahref="https://u"target="_blank">https://u</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