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遣蔡中、蔡和前去詐降齊軍。
不意二人竟反為李翊所策反,按照其吩咐,獻出了大量軍事情報,發回至襄陽曹操處。
曹操面對傳回來一系列的軍報,又驚又喜。
自是欣喜蔡氏兄弟已取得李翊那邊的信任,但同時又驚訝于二人過于順利。
不知二人是否是將真實情報給套了回來。
故朝中分作兩派,
一派勸曹操保持冷靜,李翊多欺多詐,這封軍報真實性存疑。
只恐是李翊故意放出的假消息,誘曹操來攻。
一派則勸曹操不可錯失良機。
水軍訓練已有一段時間,現在正是檢驗的時候。
況且此前周瑜、陳登先后擊敗過荊楚水軍。
荊州這邊迫切需要一場大勝,來提振士氣。
曹操在考慮許久之后,決定將兩邊建議給綜合一下。
命處在江陵的曹仁,按照傳回來的情報,搶先去進攻沙羨口。
但是又派毛玠引一支水軍前去接應,萬一有失,立馬接應曹仁回江陵。
曹仁領命,即率新練之軍,來取沙羨。
甘寧據城而守,見曹軍至,笑謂左右曰:
“李相之計成矣!”
于是令軍士偃旗息鼓,佯作怯戰。
曹仁引兵殺到,兩軍交鋒未及數合。
甘寧忽鳴金退兵,棄甲曳兵而走。
曹仁大喜,揮軍追擊二十里,斬獲旗鼓器械無數。
毛玠率接應部眾至,諫曰:
“甘寧驍勇,今既取勝,只可回報魏公,無須再追。”
曹仁不以為然,答曰:
“今既取勝,何故不追?”
“況大江之上,又豈懼伏兵乎?”
于是,領軍再追。
沙羨一戰,大破甘寧部眾。
曹仁如實將此次大捷匯報給了曹操。
曹操聞說曹仁擊破甘寧,還占據了沙羨口。
欣喜地對眾人說道:
“曹仁取勝,吾無憂矣!”
曹操懸著的一顆心,這下總算能夠放下了。
其他東西可以作假,但那繳獲的軍備卻是實打實的真。
曹仁的勝利,使得曹操獲得了兩個重要的訊息。
第一個,是蔡中、蔡和大概率真的取得了齊軍的信任。
第二個,是魏兵的水軍訓練已有成效,至少能夠在正面戰場上不落下風了。
有了這兩點訊息,曹操即拍案決定——
趁著沙羨大捷,全軍正式出發,進駐沙羨口。
此處是扼守江夏的重要港口,如今既然被曹操所得。
曹操完全可以推進自己的戰線,將兵力屯駐于此。
如此一來,進可以一鼓作氣拿下江夏。
退,亦能夠頂住孫劉聯軍的攻勢。
真可謂是進可攻退可守,怎么樣都不算虧。
計較已定,曹操乃拔襄陽之軍,過江陵,正式入駐沙羨口。
早有探子報知諸葛亮。
諸葛亮喜道:
“曹操既然主動出戰,破之不難矣。”
此前就怕曹操守著江陵、襄陽不出來。
如今其主動入駐沙羨口,那兩邊都沒有城池倚仗。
是真正的比拼水上之能了。
不過諸葛亮一生唯謹慎,他必須得做足萬全準備,將曹操的主力部隊一舉擊潰。
使之歿于江河之中,如此一來,其所侵占之荊州八郡將盡數吐出。
至于用什么辦法,諸葛亮目前還沒定下來。
但李翊已經又讓蔡中、蔡和放出兩道軍報,誘曹操來攻。
有了前一次沙羨之戰的甜頭,曹操這次親自領軍來戰。
兩邊戰于長江之上,此役曹軍再勝一場。
李翊率軍退回至赤壁口,轉而改攻為守。
曹操難得連勝李翊兩場,正要借著這個機會報仇雪恨。
于是,率軍猛攻赤壁。
幾番攻勢下來,皆被李翊擋回。
曹操知道赤壁一時難取,便退回沙羨,暫時形成對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