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小路,小路最為安全。”
眾人皆大感不解,忙問道:
“小路乃險要之地,最易設伏兵。”
“魏公何以說小路最安全?”
曹操冷聲一笑,為眾人分析道:
“公等有所不知,吾之好頭顱,劉備、孫權皆欲奪得。”
“只是仗打到如此地步,兩邊將士皆困乏。”
“若走大路,路平坦勢,賊軍將士見易走,必來追趕。”
“而正因為小路,地勢陡峭難行,賊軍怕難,定不是人人愿追。”
曹操也算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對人性的分析很透徹。
我們看問題,太喜歡站在上位者視角去分析事物。
戰爭從而不是打游戲,只要下一道命令,即便是火坑將士們就會真往里面跳。
就拿張飛據水斷橋來說,
歷史上追趕張飛的是虎豹騎,算是曹操最為精銳的騎兵了。
結果被張飛一人就嚇得不敢過去,十分具有傳奇性。
以致于讓很多人懷疑這段歷史的真實性。
其實道理很簡單,
虎豹騎日行三百里去追擊劉備,本來就又困又累。
結果突然遇上這么一個狠角色,殺了他,也不見得有多大的封賞。
虎豹眾騎犯不著去跟張飛拼命。
畢竟歷史上的曹操是不在現場的。
如果曹操在,虎豹騎倒是可以上去,在領導面前露個臉兒。
好讓領導記住自己,混個臉熟。
可領導不在,我拼什么命吶?
職場上做事就是只看結果,不過過程你有多拼命。
領導只看結果好不好。
當時的虎豹騎心思,都在劫掠邀功上。
彼時又正好有大量的百姓逃亡。
如果他們去劫掠人口,搶奪的財富,必然巨厚。
這難道不香嗎?
反倒是跟張飛拼命,不僅有喪命的風險。
到時候殺了張飛,還得跟五千個同事一起分這份軍功。
五千人吶,即便是擒住劉備,都有些不夠分。
何況是張飛呢。
同理,曹操看透人性,認定那些底層軍官不會冒險走小路來追自己。
因為領導們只需在辦公室里喝茶拍案做決定就可以了,而底層員工要考慮的就很多了。
曹操不信,有那么多人會冒險走小路。
尤其是還不見得能夠追著自己。
而魏軍士兵們呢?
他們現在是在逃命,在艱苦的環境都得忍受。
不到萬不得已,是沒有人愿意當俘虜的。
這不僅僅是屈辱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的家屬都在魏國。
被俘就有可能很親人永遠分別。
何況兩地不同,生活飲食習慣也不同。
在無親無故的背景下,誰又愿意去強行適應異地的環境呢?
“……兵書有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
“孤只管走小路,且看有多少軍官敢來追吾。”
聽完曹操的分析,眾官員齊齊拜服:
“魏公妙算,人不可及!”
于是眾人勒兵走了華容道。
時值隆冬淫雨,華容道泥濘沒膝。
北軍饑疲交加,傷病相枕,日行不過十里。
連趕三日之路,軍士們困苦不堪。
人皆饑倒,馬盡困乏。
焦頭爛額者,扶策而行。
中箭著槍者,勉強而走。
衣甲濕透,個個不全。
軍器旗幡,紛紛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