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這個借口,陳登只是不好再繼續強留。
只親自送別,執李翊手道:
“昨夜拙荊告訴我說,她亦有身孕矣。”
“待孩子生下,將來吃滿月酒時,務請兄弟來我淮南。”
李翊連道,“一定一定。”
這才乘舟向北,奔徐州而去。
雖然李翊陪“太子”讀書的任務已基本宣告完成,但回河北之前,要途徑徐州。
那肯定是要去見見劉備的。
這是為人臣子的基本禮數。
待劉備聽說李翊離開淮南后,當即吩咐下人,著手準備迎接李翊。
眾人皆好奇,李相離開河北近一年,大王您也不曾說讓他來徐州看您。
如何便知他一定會來徐州的?
劉備對此,則是驕傲地說道:
“寡人之丞相,寡人豈不知乎?”
“公等只管前去準備,李相必來徐州見寡人。”
為了向眾人“炫耀”自己與李翊之間的默契,劉備故意明著下令讓李翊來徐州。
教眾人紛紛去準備歡迎儀式。
眾人將信將疑,各自安排去了。
建安十一年十二月冬,丞相自江南凱旋。
眾人才知,劉備果然深知李相為人。
說來徐州,竟真來了。
于是,齊王劉備乃親率文武百官,出下邳城三十里相迎。
但見旌旗蔽空,甲士列陣。
許久不曾相見,劉備著赤綬王服,當先執李翊手,言道:
“丞相助寡人撫定江南,功在社稷!”
盡管身在高位已經很多年了,李翊比之初來乍到之時,性格的確疏狂了很多。
但唯獨在劉備面前,一如往常的謙遜。
“……此皆大王威德所致耳。”
哈哈哈。
兩人相視一笑。
此時無聲勝有聲,以兩人的默契。
盡管許久未見,但到真正重逢之時,兩人卻并未有太多話要說。
隨后劉備執其手登玉輅,邀請李翊與自己同乘一攆進城。
李翊固辭說道:
“臣當乘副車。”
劉備愕然道:
“昔在下邳時,吾與卿共騎一攆,同臥一車。”
“今何見外?”
李翊整冠再拜:
“昔翊與大王布衣相交,自可促膝。”
“今王業已建,禮不可廢。”
言罷,以手指道旁跪拜百姓:
“臣若僭越同乘,何以訓示萬民尊王?”
劉備聞言默然,一時間心中感慨萬千。
不禁回憶起來,當年自己與李翊在徐州相處時的點點滴滴。
誠然,兩人亦師亦友,君臣之間的感情從未有變過。
如今劉備已經當上了齊王,建立了王業。
而李翊也當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
或許在劉備心里,他仍然能拿李翊當師長、當摯友、當知己來看待。
但在李翊心里,劉備一切的身份之前,都會有一個齊王擋在前面。
如果李翊放浪形骸,真的去跨過那條紅線。
最終只會引火燒身,以他性格之謹慎,是萬不會去為此事的。
劉備乃獨乘玉輅前行,每過街角,必回首望李翊副車。
百姓見之,莫不感嘆王臣相得。
非是故人心易變,實是江山自古重彝倫啊。
車駕很快到了下邳。
甫至城門,忽聞歡聲雷動,百姓夾道相迎,爭睹李相風采。
但見有,白發老叟拄杖而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