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破一城,將士皆可分潤戰利品。
曹洪自己便要去拿大頭,余下由諸將瓜分。
曹操雖知此事,但念其能征善戰,只要不過分,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這種事屬于潛規則,因為曹操肯定不能將之普及到軍中去。
不然每個軍官都這樣,士氣肯定會受影響,軍隊的戰斗力也會大打折扣。
曹洪見曹真如此不懂事,作為叔叔也是毫不吝嗇教誨之語。
你不拿,我怎么拿
我不拿,曹公怎么拿
大家都不拿,我們還怎么進步
大家都拿,就你不拿,你是想抓我們所有人的小辮子嗎
曹真年輕氣盛,抗聲道:
“叔父,此乃軍資,豈可私分若被魏公知曉……”
曹洪冷笑打斷,“魏公你以為魏公不知”
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
“這是魏公手諭,命我‘酌情處置’。”
最后四個字,曹洪還專門揚了一個聲調。
“子丹啊,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魏公將你派到我軍中來,定是為助你成長。”
“這便是曹某教你的第一個道理。”
見曹真仍有猶豫之色,曹洪乃緩下語氣,拍其肩道:
“你初掌兵權,不知其中利害。”
“將士們浴血奮戰,圖的是什么”
“若是連這點甜頭都不給,誰還肯效死”
曹真無奈,便問:
“那不知該如何分賬”
曹洪當即說道:
“先取部分出來,上交魏公。”
“剩下財物,三七分賬。”
“……這、怎么才七成啊”
“七成是我噠!”
曹洪急得直跺腳,“我先拿七成,剩下三成才是你們分。”
說罷,不容分說,命親信打開府庫,先取珍寶十箱。
說是“孝敬魏公”。
又取錢帛若干,分賞諸將。
余下的,才登記造冊。
曹真雖不情愿,也只得依從。
當夜慶功宴上,諸將皆贊曹洪體恤部下。
就在諸將酒酣耳熱之際,有裨將醉醺醺舉觴道:
“昔從夏侯將軍,十日九饑。”
“今隨曹公,頓頓膏粱。”
這里的夏侯將軍,指的是夏侯淵。
因為夏侯淵這人是清白有威嚴,并不貪財,與曹洪是兩個極端。
眾皆哄堂大笑,唯曹真愀然不樂,擲杯于地曰:
“夏侯將軍尸骨未寒,諸君竟以亡將為戲耶”
霎時間,滿座寂然。
曹洪見狀,佯醉拍案:
“子丹何故敗興!妙才在時,我等亦常戲之……”
話音未落,忽聞帳外驚雷炸響。
狂風驟起,燭火盡滅。
眾將悚然,恍見帳門處白影飄忽,依稀是夏侯淵金甲模樣。
曹洪手中酒爵“當啷”墜地,面如土色。
自此軍中再無人敢提此事,而“白水夜驚”之說,漸傳于行伍之間。
在后世的野史中,作為笑談傳播開來。
正是:
清官難斷軍中事,濁水方能養大魚。
不是曹真太剛直,奈何世道本如斯。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