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是馬超和吳蘭。
馬超士卒,在并州蓄銳日久,此前長安一戰,不過小試牛刀。
今日正是大顯神威之時,一經入場,便耀武揚威,勢不可當。
兩軍混戰廝殺一場,曹兵抵敵不住,敗走。
亂軍中,曹彰正遇吳蘭,兩個交鋒。
不數合,曹彰一戟刺吳蘭于馬下。
曹操收兵退回陽平關。
劉備雖然首戰旗開得勝,卻因折了吳蘭心情郁悶,下令先收斂其尸骨再行進軍。
陽平關內,沉重的城門在曹操身后轟然關閉。
他摘下頭盔,花白的鬢角已被汗水浸透。
“好個大耳賊!”
曹操喘著粗氣,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城墻垛口。
“當年在陳國煮酒論英雄時,倒是我小覷了他。”
當年曹操將自己與劉備放在同一個位置上,認為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而已。
如今看來,兩人的差距是越來越遠了。
程昱遞上汗巾,低聲道:
“關羽、張飛皆萬人敵,今齊人又得馬超并涼鐵騎,實難力敵。”
此戰也是雙方的試探之戰。
大抵就是看看在正面戰場上,雙方的硬實力如何。
事實證明,正面硬拼,魏軍還是干不贏齊軍。
盡管這支齊軍內部已經生出了一些問題。
但除非這些問題突然全部爆發且激化,否則魏軍很難從齊軍身上討得便宜。
曹操猛地轉身,“仲德可有良策?”
程昱指向沙盤南側:
“陽平關以南三十里,有一定軍山。”
他手指沿著沔水方向劃動,“若據此處,可斷劉備糧道。”
“劉備遠來辛苦,必率軍來搶定軍山。”
“屆時可憑借山勢之險,與劉備鏖斗。”
曹操頷首,同意了程昱搶占定軍山的計劃。
又商議由誰去守定軍山。
不想曹操卻道,“孤親往可也。”
此言一出,眾將嘩然。
夏侯惇獨目圓睜:
“魏公親去太過兇險,還是另遣良將去往為善。”
曹操卻搖了搖頭,拒絕道:
“正因其險,非孤親往不可!”
李世民曾評價曹操是一將之智有余,萬乘之才不足。
二鳳的意思就是覺得他在打仗方面跟曹操一樣是一把好手,但要論玩政治,我遠比你在行。
能得到李世民在軍事方面的認可,曹操的軍事水平肯定是漢末頂尖的。
身為主帥的他,此刻卻選擇親身犯險,不是腦殘勁犯了。
而是知道,眼下正是要命的時候,不拼不行!
因為他是弱者,正面會戰打不過劉備。
他只能利用劉備糧草給養跟不上的缺點,跟他在這方面死磕。
弱者在生死存亡的關頭,永遠沒有選擇。
他只能賭,賭劉備不敢放下一切來跟自己拼。
劉備輸了,只是退出漢中而已。
曹操輸了,那就是徹底地退出歷史舞臺。
所以,曹操根本沒得選。
他不劍走偏鋒,根本就贏不了。
至于第二個問題,即便定軍山是用來拼命的,為何曹操一定要親自去。
派夏侯惇、曹仁這種心腹愛將去就不行嗎?
這就顯示曹操魅力和腦子的時候了。
因為他要干的事,是屬于成就贏了,不成就必死。
屬于關鍵時刻的一錘子買賣。
拱衛定軍山的任務太艱巨太危險,派別人很容易就虛了。
一旦中途打了退堂鼓,就徹底無力回天了。
不是他曹操親自帶隊,根本沒人能接下這項承接魏國國運的任務。
于是,曹操令夏侯惇、曹洪守陽平關。
他自己則帶上魏國最精銳的一萬部曲,南渡沔水,于定軍山安營扎寨。
暮色沉沉,劉備大營內燭火搖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