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元年,劉備于雒陽稱帝的消息,傳至成都。
曹操聞之大驚,乃召集心腹謀士于魏公府密議。
曹操負手而立,凝視案上地圖,良久才緩聲嘆道:
“劉備竟當真膽敢稱帝……”
“今吾尚為漢之魏公,如若任之,豈非主動向劉備稱臣?”
由于曹操的魏公,是在劉協統治時期封的。
理論上,曹操仍然算漢臣。
而劉備建立的王朝,依然延續漢之火德。
所以曹操不論如何是不能承認劉備的漢帝身份的,不然本就偏居于益州的曹魏集團,直接在意識形態上矮了一個頭。
程昱拱手上前,目光銳利,諫言道:
“明公,劉備雖據中原,然益州險塞,易守難攻。”
“今其初登大位,根基未穩。”
“若我等以‘討賊’之名號召天下,未必不能與之抗衡。”
曹操卻搖了搖頭:
“劉備乃漢室宗親,又是合法受禪。”
“今既稱帝,天下士民多附之。”
“孤若貿然舉兵,何以正討賊之名?”
“只恐反失大義耳。”
所以我們說,政治是最講臉面的游戲。
如果但凡劉協死在河南戰場上了,曹操現在都能給劉備扣一個“弒君篡位”的帽子。
可問題是人家走了一套完整的禪讓流程。
劉協也受封山陽王,在山陽國待得好好的。
曹操拿什么去指責劉備?
程昱一捋胡須,建議道:
“來日,可召集群臣。”
“明公可當眾泣訴,詐稱天子是被迫退位,然后密詔明公討賊。”
“再以重金結好巴、夷諸王,使其附和。”
“屆時,內外呼應,明公便可名正言順稱王,據蜀抗劉!”
曹洪當即出聲反駁道:
“可那劉備乃是合法受禪,天子亦在山陽國無虞。”
“我等如何詐稱天子是被迫退位?”
程昱嘴角微微翹起,冷聲笑道:
“子廉將軍此言差矣,天子是否真是被迫退位,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讓蜀人相信,天子是被迫退位的。”
曹洪這才恍然大悟。
程昱的意思就是,即便大家都知道劉備合法受禪,只要咱們蜀地不承認就行了。
因為我們有著共同的利益。
只要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不將此事戳破,又有誰是真的在乎劉協是被迫退位的呢?
只要天子還在劉備手里,那我們永遠都可以宣稱劉協是被迫退位。
永遠都可以宣稱,天子受到了脅迫,一切都是劉備逼的。
真相并不重要。
人們愿意相信哪條“真相”,這一點很重要。
翌日,
魏公府大殿,文武齊聚。
曹操身著素服,面容悲戚,立于階前。
他目光環視一圈眾人,忽而掩面泣道:
“諸公!昨夜得密報,天子……天子已被劉備逼迫退位!”
眾臣嘩然,益州本土官員全都面面相覷。
夏侯惇怒拍案幾:
“劉備安敢如此!”
“明公,當速發兵討逆!”
司馬朗沉聲說道:
“然劉備勢大,若貿然興兵……”
此時,巴王杜濩、夷王樸胡出列,拱手高聲道:
“魏公!我等亦得天子密詔,命魏公為國討賊!”
這些人早已被曹氏賄重金收買,現在站出來,就是在配合曹操演戲。
曹操乃拭淚,慨然道:
“既天子有命,操雖才疏德薄,亦當勉力為之!”
程昱適時而進,諫言道:
“今劉備僭越稱帝,天下動蕩。”
“明公既受密詔,當正名號,以安蜀中軍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