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栓最后的意識,是看到自己噴出的血濺在黃土上,很快被馬蹄踏碎,滲進塵埃里。
直到臨死的最后一刻,他才明白。
原來他們連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資格,都不曾有過。
歷史從來不屬于他們,
只不過是王侯將相的你方唱罷,我登場罷了。
在魏軍的高壓之下,蜀地的道路很快被連通。
一座座高橋拔地而起,一條條棧道橫貫南北。
盡管在高橋、棧道之下,埋著累累白骨。
但曹操不在乎,
他一生對不起很多人,但在修路這件事上,曹操堅信。
史書上只會稱贊他對蜀地發展的貢獻,為益州開辟了郵驛事業。
至于長埋地底的尸骨,誰會記得他們?
……
洛陽,內閣。
自李翊當上首相之后,便利用內閣的行政效率,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
為的,就是盡力為這個新生的國家注入活力。
其實,很早的時候,李翊就想過要改了。
但考慮到之前政權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太多。
李翊也擔心大改,會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所以一直托著。
如今自己既是大權在握,身邊又有一幫能吏當助手。
他便再無顧忌,可以放下心來進行整改了。
而改革的第一條,就是重整貨幣!
一直以來,人們都在稱贊李翊的謀略、軍事才能。
然而李翊對自身最滿意的其實是抓經濟。
這才是他的老本行。
發展才是硬道理,而經濟永遠都是與發展綁定的。
既然要發展經濟,那自然需要重塑國家貨幣。
青玉令案前,李翊召開會議,正式提出他想要發行新貨幣的決定。
眾人原本見李翊興師動眾,以為是什么大事。
沒想到居然真是大事,是遠比他們想象的還要嚴重的大事!
貨幣可不是能能夠隨便發行的。
“首相,為何突然想起要發行新幣?”
陳群當即起身質問。
“非是突然,而是籌謀已久。”
“我主雖然仍舊延用漢號,但畢竟不同于前后兩漢。”
“私以為不該在繼續延用前朝貨幣,理應發行本朝貨幣才是。”
李翊的意思就是,新朝新氣象。
咱們不應該在繼續用前朝的貨幣單位了。
但這個理由顯然不能服眾。
畢竟東西兩漢都是用的五銖錢。
也不見東漢人改換貨幣,怎么到了咱們這第三漢,便要改貨幣了呢?
而且要說新朝,新朝最怕的就是折騰。
這個貨幣政策的改革,那是直接影響全國所有人。
比內閣改革都夸張,畢竟這只影響朝堂。
而你要是敢去動全國人民的錢,萬一出錯,那是真的可能顛覆整個國家的。
一時間,內閣中的三分之二的人都變成了保守派。
覺得李翊這個決定太過激進了。
新興國家不應該折騰,上來就整這么大的活。
“吾成立內閣的初衷,就是為了諸位助我一臂之力,為我們國家多做一些事實。”
“此陛下所知也。”
李翊直接把劉備搬了出來。
說我們搞內閣出來,就是為了去大刀闊斧的改革,解決一些弊病。
“而諸位卻全都畏難怕險,逡巡不前。”
“倘如是,要爾等何為!”
李翊拍案怒叱。
眾人紛紛低頭,全都怕惹事,不敢發言。
“若是諸位不敢為此事,依本相看,不妨擇日撤去內閣。”
“省得爾等空食國家俸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