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也。”
“吾欲探司馬懿虛實,若其真心納降,再作打算。”
鄂煥領命,趁夜色再赴魏營。
司馬懿聞報大笑:
“吾計成矣!”
急召法正、鄧艾商議。
法正捻須道:
“高定首鼠兩端,此來必是試探。”
“今可將計就計,使其與雍闿自相殘殺。”
鄧艾進言道:
“可偽作密信,令鄂煥帶回,故意讓雍闿截獲。”
司馬懿頷首大笑:
“士載之言甚妙。”
即作書一封,言已與高定密約。
共誅雍闿、朱褒云云。
又厚贈鄂煥金銀,囑其小心行事。
鄂煥懷揣密信返回,行至半路,果有雍闿伏兵殺出,搜出書信。
雍闿覽信大怒,即刻點兵要討高定。
張紘苦勸雍闿道:
“此必司馬懿反間之計,雍公切不可中計!”
“若自相殘殺,正中其下懷也!”
雍闿怒發沖冠,拍案道:
“高定那廝與魏狗暗通款曲,書信在此,豈能有假?”
張紘苦口婆心勸道:
“雍公明鑒!司馬懿善用奇謀,昔日便曾在河北使奸計,中傷李相爺。”
“差點害得當時河北分崩離析。”
“今日故技重施,雍公豈可重蹈覆轍?”
雍闿聞言,怒氣稍平,沉吟道:
“依子綱之見,該當如何?”
張紘略作思考,獻計道:
“不如邀高定共擊魏軍,觀其行止。”
“若其推諉,則反情自現。”
“若其欣然應允,則可自證清白。”
雍闿從其言,遣使至高定營中。
高定正因司馬懿放歸士卒之事狐疑不定,見雍闿來邀,勉強應允。
次日,雍闿、高定兩路并進,直撲魏軍大營。
不料行至半途,忽然號炮連天。
樂進、鄧艾各引伏兵殺出,箭如飛蝗。
叛軍大亂,死傷大半,余者皆被生擒,押回魏營。
司馬懿坐于帳中,令將俘虜分作兩處。
雍闿部下囚于左,高定部下囚于右。
又密令軍士散布謠言:
“高定的人免死,雍闿的人盡殺。”
少頃,司馬懿先提雍闿部卒至帳前,佯問:
“汝等何人部下?”
眾卒為求生路,皆謊稱:
“我等實是高定部下。”
司馬懿故作欣喜:
“既是高將軍的人,理當厚待。”
即命解縛,賜酒食,盡數放還。
復提高定部卒,亦如法炮制,卻揚言道:
“雍闿欲獻汝主首級求降,吾心不忍。”
“汝等回去,當好生勸諫高將軍,勿再執迷不悟。”
眾卒感恩戴德,回到高定營中,具言司馬懿寬仁大度。
高定將信將疑,密遣心腹往雍闿營中打探。
恰逢雍闿部下被放歸者,皆盛贊司馬懿恩德,更言雍闿已有降魏之意。
自此,雍闿軍中人心浮動,多有私投高定者。
高定仍不放心,又派細作往魏營刺探。
司馬懿早料此著,故意將細作認作雍闿的人,佯怒道:
“汝主既約獻高定、朱褒首級,因何遲遲不動?”
遂修密書一封,令其帶回。
細作回見高定,呈上偽造書信。
高定覽畢,拍案大怒:
“雍闿狗賊,安敢如此!”
鄂煥進言道:
“司馬太尉仁厚,與傳言中的惡名不類。”
“反倒是這雍闿十分奸詐。”
“不如殺雍闿以降魏,方是上策。”
高定從其計,設宴誘殺雍闿。
雍闿果生疑懼,拒不應邀。
當夜高定率軍突襲雍闿大寨,司馬懿先前放歸的士卒紛紛倒戈。
雍闿大敗,逃至山間小路,被鄂煥一戟刺死,梟首來降。
張紘早料雍闿會有此敗,連夜出逃走脫。
司馬懿大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