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鄭胄真有錯,自當嚴懲。”
“若有人誣陷忠良,也請大王明鑒。”
呂壹見狀,急忙道:
“大王,顧丞相與是侍中此言,恐有包庇之嫌!”
“呂壹!”是儀怒目而視,“你休得血口噴人!”
朝堂之上,氣氛劍拔弩張。
孫權看著爭執不下的群臣,眉頭緊鎖。
良久,孫權揮手道:
“……罷了。”
“鄭胄,念在顧卿與是卿為你求情,孤今日饒你一命。”
“但鄱陽太守之職,你就不必再擔任了。”
鄭胄重重叩首:
“臣謝大王不殺之恩。”
退朝后,呂壹追上顧雍與是儀,冷笑道:
“二位今日好大的威風,連吳王都要給幾分面子。”
顧雍淡然道:
“呂中書言重了,老朽不過是為國盡忠而已。”
“為國盡忠?”
呂壹陰森一笑,“顧丞相最好記住今日之言。”
看著呂壹揚長而去的背影,是儀憂心忡忡:
“丞相,呂壹此人心胸狹窄,今日之事,他必不會善罷甘休。”
顧雍仰望蒼穹,長嘆一聲:
“亂世之中,忠奸難辨。”
“值此國難之計,只愿吳王能早日醒悟,否則……唉!”
自此之后,呂壹在朝中更加肆無忌憚。
他廣布眼線,監視百官,稍有不滿便羅織罪名。
時值五月初,
建業城內,梅雨初歇,空氣中彌漫著潮濕的氣息。
呂壹從吳王宮中歸來,寬大的官袍已被汗水浸透,黏膩地貼在背上。
他剛踏入府門,便察覺府中氣氛有異——
仆人們神色慌張,眼神躲閃,似有大事發生。
“府中可有事?”
呂壹皺眉問道,隨手將官帽遞給身旁的侍從。
老管家快步上前,躬身道:
“回稟家主,江北來了一位貴客。”
“自稱是九江蔣干,已在偏廳等候多時了。”
呂壹腳步一頓,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九江名士蔣子翼?他怎會來我府上?”
略一沉吟,又道,“可曾查驗過身份?”
“已查驗過。”
管家低聲道,“來人手持漢……齊國文書,確系蔣干無疑。”
“他還……還帶了許多貴重禮品,其中不少是江東罕見的珍品。”
呂壹眉頭微挑,心中疑竇叢生。
他與蔣干素不相識,如今兩國交戰正酣,此人突然造訪,必有蹊蹺。
思索片刻,他整了整衣冠,到底還是決定見上一見。
“備茶,我親自去見。”
偏廳內,蔣干正負手而立,欣賞壁上懸掛的吳地山水圖。
他身著素色長衫,面容清癯,眉宇間透著一股儒雅之氣。
若非腰間佩劍,倒更像一位游歷四方的文人雅士。
聽聞腳步聲,蔣干轉身,見呂壹入門,當即拱手作揖:
“九江蔣干,冒昧造訪,還望呂公海涵。”
呂壹還禮,目光卻在蔣干身上細細打量:
“子翼先生遠道而來,有失遠迎。只是……”
他頓了頓,示意侍婢上茶。
“如今吳齊兩國兵戈相見,先生此時來訪,恐有不便。”
蔣干接過茶盞,淡然一笑:
“……呂公多慮了。”
“干此來,非為國事,實為私誼。”
“哦?”
呂壹輕啜一口茶,眼中警惕不減。
“我與先生素昧平生,何來私誼之說?”
侍婢悄然退下,廳內只剩二人。
蔣干放下茶盞,直視呂壹:
“呂公在吳國位高權重,干雖在江北,亦久聞大名。”
“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呂壹不動聲色,沉聲道:
“……先生過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