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所部,多是大漢將士,豈會隨他造反?”
“蜀地經年戰亂,百姓思安,誰愿再見烽火?”
譙周起身附和:
“……公子所言極是。”
“劉永倒行逆施,必遭天譴。”
“我等既為漢臣,自當效忠朝廷。”
在譙周的帶動下,眾官員紛紛表態愿效忠朝廷。
李治滿意點頭,問道:
“劉永何時起兵?”
譙周答道:
“據可靠消息,就在今晚子時。”
李治眼中精光一閃:
“好!那我們也今晚動手。”
隨即吩咐左右,“備好肥羊、肥牛,讓諸位飽餐一頓,方好行事。”
當晚,宅院內燈火通明,香氣四溢。
肥羊肥牛在火上烤得滋滋作響,美酒斟滿杯盞。
眾人大塊朵頤,氣氛熱烈。
仿佛這不是一場生死較量,而是一場尋常宴飲。
宴至中途,譙周來到李治身邊,欲言又止。
“譙別駕有事?”李治問道。
譙周躬身道:
“……無事。”
“只是見公子年紀輕輕,卻有如此膽識魄力,實在令周佩服不已。”
李治微笑:
“某不過是跟隨家父,學了些許皮毛教益罷了。”
譙周感嘆道:
“李相爺名震天下久矣,周未能見證他的傳奇。”
“卻能見證他的兒子,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提到父親,李治眼中閃過崇敬之色:
“家父文韜武略,某終生難及。”
“若能達其十分之一,于愿足矣。”
譙周仔細觀察李治,只見這位年輕公子舉止從容。
言談間自帶威儀,果然有李翊當年的風范。
他心中暗嘆:李家有此子,權勢恐怕還要再延續數十年。
看來他投李家這一注,是投對了。
曹氏,早該賣了。
不過這次賣的價格還算高,也不算太虧。
子時將至,李治起身擊掌,院內立即安靜下來。
“時候到了。”
李治目光掃過眾人,“按照計劃行事。”
“譙別駕帶人控制四門,杜公、趙公聯絡魏國舊部。”
“曹驃騎隨某直取王府。”
眾人領命,各自準備。
曹叡來到李治身邊,低聲道:
“公子,某有一事相詢。”
“將軍請講。”
“公子早就可以動手,為何非要等到劉永起兵?”
李治淡淡一笑:
“謀反未行,其罪不彰。”
“如今他既起兵,便是自絕于天下。”
曹叡心中凜然。
李治這是要徹底斷絕劉永的所有退路,其手段之狠,心思之深,實在令人心驚。
盡管心中早有預料,可當見著他毫無忌諱的直言時,還是感到心驚。
而能讓如此有恃無恐地去執行這項計劃。
只怕還是得了那位大人的授意。
成都,暮色四合時分。
一場驚天變故正在醞釀。
李治站在吳王府的高閣上,遠眺著這座即將陷入混亂的城市。
他的身后,一眾官員肅立待命。
“時候到了。”
李治緩緩轉身,目光如炬,“開始吧。”
一聲令下,數十名親兵手持內閣簽發的逮捕令。
分赴成都各城門、街市張貼。
逮捕令上朱砂大字赫然:
“吳王劉永,謀逆造反,罪證確鑿。”
“奉旨擒拿,敢有藏匿者同罪!”
消息如野火般迅速傳遍全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