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李懷德的示意下,工人們打開鐵口,鐵水通過管道進入轉爐,這種一罐到底的工藝也是第一次實驗。
經過小心謹慎的操作,鐵水進入轉爐,開啟頂底復吹裝置,這一爐煉出來就是鋼。
所謂百煉成鋼,那是古代一錘子一錘子敲出來的,現代科技可不需要這么煩瑣,所以科學是第一生產力。
大概半個小時左右,鋼終于煉成了,這是剛開始的預估,鋼水被放出來以后,立刻被送檢。
李懷德此時更坐不住了,不停的在屋里踱步,九九八十一難都過去了,現在就剩下最后一哆嗦,別說李懷德,整個車間里,除了劉華,其余人都坐不住。
倒不是說劉華多有信心,因為他知道這個轉爐肯定可以,只不過第一次煉鋼,在工藝還不確定的情況下,數據肯定會多多少少有所偏差。
果然半個小時后,化驗員拿著一張紙,欣喜的跑過來:“廠長、劉工,化驗結果出來了。”
李懷德強作鎮定的問道:“怎么樣?”
化驗員搖搖頭:“不合格。距離我們的工藝標準還有差距。”
李懷德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嘆了口氣:“投入了這么多,最后還是功虧一簣。”
他看著劉華,搖搖頭說道:“華子,你別擔心,主要責任在我,是我一意孤行要搞這個的煉鋼爐的,上面追究下來,我頂著。”
劉華轉過頭問化驗員:“偏差有多大?”
“不是很大,應該稍微調整一下工藝就可以了。”
“下次說話別大喘氣。”劉華哭笑不得的說:“你看把我們廠長給嚇的。”
李懷德一把搶過檢測報告,自己看了一遍,作為一個剛剛廠的廠長,這一年多以來,他一直在學習,所以對于本廠的這些產品數據還是了然于胸的。
相差確實不大,但李懷德為了保險起見,還是把報告遞給了工藝科都科長:“王工,你看看,這檢測報告有問題嗎?”
王工是軋鋼廠唯二的工程師,他戴上眼鏡仔細看了兩遍,點點頭:“檢測報告應該沒有問題,所有的計算過程都是正確的,只要稍微調整一下工藝,咱們的鋼水就能合格,畢竟是第一次使用這種技術,咱們誰都沒有經驗,有這樣的偏差也屬于正常。”
李懷德一拍大腿站起來:“好,就該這樣,吃飯,吃完飯,咱們再大干一場,連軸轉,一直到煉出合格的鋼為止。”
秘書趕緊通知傻柱送飯,中午的肉菜又送了過來,傻柱還添了個尖椒炒雞蛋,給工人們分發飯盒的時候,傻柱笑著說:“吃,趕緊吃,多吃點兒,你們也忙一天了,肚子肯定餓了,看你們的臉色跟中午就不一樣,一準兒是成功了,再過兩天啊,咱們李廠長請你們吃席,到時候不醉不歸。”
李懷德這會兒也是胃口大開,使勁的扒拉著飯菜,還不忘喊道:“傻柱這話說的不錯,過幾天咱們開慶功宴,你們都得給我吃好喝好,你們都是咱們軋鋼廠的大功臣。”
求月票,求收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