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之后,劉華親自去跟區里談的,京城是天子腳下首善之區,所以這時區里的頭頭腦腦或多或少也知道一些消息的。
經過兩天的扯皮,雙方達成協議,劉華每年上交五萬塊的管理費,另外區里面以地皮和廠房入股,占了一層的份子,不參與管理,只參與分紅。
當然這個協議只簽了五年,劉華如果反悔的話,他剛開始交的保證金十萬就要全部沒收掉。
總的來說,劉華對這份協議還是很滿意的,至于一成的分紅,就當是花錢買平安吧,就是不知道未來會不會有人眼紅,想要跳出來摘桃子。
苦思冥想之后,劉華覺得要加一個雙保險,他先成立了一家公司太一重工,這家公司目前就是個空殼子。
但是劉華雇了六個人,在規定的允許范圍以內,這就是這家公司初步的框架和所有的員工。
在他的設想當中,這是總公司,而那個機械維修廠定義為一個代加工廠,將來所有的訂單由總公司發包給代加工廠,而機械維修廠將來所需要的所有機械都由總公司購買,然后租賃給代加工廠。
這樣一來,就等于那個代加工廠什么資產都沒有增加,即使有人想跳出來摘桃子,把劉華給擠走了,他什么也不會得到。
而且將來等合同到期了以后,到那時候政策也放寬了,可以以直接以總公司為框架開始擴張,真是一舉三得。
如果把自己的設想跟老劉同志講了一下,老劉也贊同他的想法:“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尤其是現在經濟建設為中心,錢已經成了一些人的信仰,你這么做是防患于未然,沒有什么不妥的。”
過年之后第一天上班,副院長就給劉華帶來了好消息,這次他跟上級足足要來了五十萬的經費。
而且華清同創公司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第一款產品就是數碼復印機,所有的專利申請都在走流程。
華清大學這回是豁出去了,申請了全球專利,未來幾年是吃肉還是喝湯,就看這一把瘋狂的結果。
“四個月,最多四個月,我就可以把數碼復印機給拿出來。”劉華對著領導表決心:“同創公司就憑這兩個產品,最起碼能吃三十年的紅利。”
副校長笑的合不攏嘴:“我知道,我知道,你別看公司還在組建當中,但是產品已經在生產了,我們這回來了個反其道而行之,公司架構慢慢來,工廠生產趕緊上。”
黃主任笑著對劉華說:“我們馬上還要找組織一個新聞發布會,先把聲勢給造起來了,而且校長提議,今年只要能賺到錢,一定給您發一個大紅包。”
“是獎金。”副校長強調的說道:“當初劉教授發明了個人計算機以后,國家獎勵了三百萬,這一次如果能真的能打開國際市場,校長的意思是向上面申請一百萬的獎金。”
“太多了吧,拿著燙手。”
副校長搖搖頭:“這是您辛勤科研的結晶,再多也不燙手。”
黃主任插嘴說道:“到時候開新聞發布會,是不是要讓劉教授進行主講啊?”
劉華擺擺手:“我就不上了,讓我的學生去吧,陸遠山同學就不錯,已經是整個科研項目組當中的中堅力量,我就是要把他培養成這一方面的權威,讓他來主持新聞發布會,養一養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