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知道程俊的厲害,老夫知道,老夫剛才說了那么多,是在暗中提醒你們,不要招惹他。”
“老夫不想進太醫署,也不想你們進太醫署,明白了嗎?”
眾人紛紛點了點頭,安興羿卻憂心忡忡道:“可是他想對付太子啊。”
孔穎達反問道:“他想對付太子,是他跟太子的事,與我們有什么關系?”
安興羿道:“當然有關系!程俊能去弘文館,是因為咱們國子監,任誰看了,都會覺得是咱們國子監在幫他!”
孔穎達再次反問道:
“咱們國子監,是去跟弘文館的學士、生員進行學術交流,有哪一點跟太子扯上了關系?”
安興羿聞言愣了一下。
有道理,這一下把國子監的嫌疑摘清了......其他四名博士眼眸一亮。
孔穎達呵笑說道:
“有人喝水嗆死了,是水的問題嗎?有人吃飯噎死了,是飯的問題嗎?學術交流之中,程俊和太子起了爭執,是我們的問題嗎?”
“所以去了弘文館以后,出了問題,程俊招惹到了太子,那也是程俊自己弄出來的,跟我們有什么關系?”
一番話,說的眾人恍然大悟。
真是老謀深算啊......眾人欽佩的望著孔穎達,安興羿佩服道:
“如此一來,我們國子監既能滿足程俊想去弘文館找太子的目的,又能避免咱們的過錯,孔祭酒足智多謀,在下佩服!”
孔穎達一笑,接著說道:“而且,去弘文館這件事,對咱們來說,也并非一件壞事。”
眾人訝然,安興羿問道:“此話怎講?”
孔穎達撫著胡須,緩緩說道:
“國子監和弘文館進行學術交流,在老夫看來,是一件好事,春秋戰國之時,百家爭鳴,諸子分別著書立說,影響后世千百載,多少人心向往之。”
“程俊說的學術交流,讓老夫有一個大膽的想法,我大唐為什么不能也來一次類似于百家爭鳴的事呢?”
孔穎達掃視了眾人一眼,肅起臉龐,說道:“如果真的成了,你我定然會因此而被載入史冊,名傳千古啊!”
青史留名......眾人聞言呼吸都急促了起來。
五名博士當中,有人忽然說道:“但是,自從漢代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各家學說如今見不到多少,你我品讀春秋,效仿先賢,底子都是儒學,弘文館那些學士也是如此,大家同宗同源,一脈相承,如何能效仿百家爭鳴啊?”
這倒是......眾人仔細一想,紛紛深以為然,看向了孔穎達。
孔穎達聲音鏗鏘有力道:“所以,程俊是此次的關鍵!”
安興羿咀嚼著他的話,琢磨出他的意思,是在說程俊和他們不一樣,訝然道:“孔祭酒的意思,程俊是個異類?”
孔穎達轉頭看向監廳之外,說道:“一個武將,不想著鉆研兵法,在沙場上建功立業,跑去當了御史。”
“御史是言官,他卻處處使用兵法,還能無往不勝,可見他足夠的異類。”
孔穎達轉頭望向眾人,說道:“我們是遵從儒家學說的讀書人,但程俊顯然不是,他出自兵家,偏偏又能說會道,所以,老夫才說,程俊是此次學術交流的關鍵!”
“這一次,老夫將會讓程俊代表國子監,與弘文館相爭!”
“這不是簡單的學術之爭,是儒家和兵家之爭。”
孔穎達沉聲道:“你們明白了嗎?”
眾人徹底折服于孔穎達的深謀遠慮,紛紛起身拱手道:“我等明白!”
孔穎達也站了起來,說道:
“稍后,老夫親自帶隊,前往弘文館!你們下去準備吧。”
“諾!”
眾人紛紛應聲說道。
…………
第一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