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寶琳愕然道:“這不是踢館嗎?”
程俊沉吟道:“你要非這么理解,也不是不行。”
“……”
尉遲寶琳聞言心里有些震驚,所謂的學術交流,八成是處俠兄提議的,孔祭酒是怎么回事,這種事也能答應的啊......
在他滿腦子疑惑中,國子監的隊伍浩浩蕩蕩來到了朱雀門外。
弘文館和國子監最大的一個區別,便是國子監位于務本坊,弘文館在皇城中。
有孔穎達帶領,國子監的數百名學生很是順利的來到了皇城。
很快,眾人來到弘文館。
弘文館有十八學士,孔穎達也是十八學士之一,但他自從擔任國子監祭酒以后,便很少再回弘文館。
程俊混在隊伍中,從孔祭酒和掌管開閉館門的弘文館署吏對話中得知,此時當值的十八學士,是褚亮和歐陽詢。
都是書法大家啊......程俊心里默默想著。
經過弘文館署吏的稟報,很快,兩名七十歲左右的年邁老者走了出來。
“潁達老弟,好久沒有看見你了。”
“別來無恙啊?”
二人看到孔穎達,笑吟吟迎了上去。
孔穎達笑吟吟的對著他作揖行禮,說道:“一切安好,希明兄,信本兄,咱們有些時日沒有見了。”
希明,是褚亮的字。
信本,是歐陽詢的字。
歐陽詢笑道:“是有一段時間沒見了,你現在是國子監祭酒,不常來弘文館,弘文館現在變化很大。”
褚亮也笑了笑,說道:“今年到弘文館讀書的,多了不少人,就學生的優劣來說,弘文館是在國子監之上。”
孔穎達聽了臉上笑呵呵,心里有些不爽,什么意思,這不是捧一踩一嗎?
“潁達老弟,你帶著這么多人來弘文館做什么?”
孔穎達沉吟道:“我想讓國子監和弘文館來一場學術交流。”
褚亮額頭上的皺紋擠出了褶子,不解道:“何謂學術交流?”
孔穎達沉默起來,心里琢磨著怎么用詞。
這時,一道少年之聲響起:
“就是讓學生們比一比,看看究竟是弘文館的學生厲害,還是我國子監的學生厲害。”
歐陽詢、褚亮聞言,紛紛看向了說話的少年。
對方身高一米八五,身材魁梧彪悍,劍眉入鬢,面容俊朗,笑容溫和而善良。
身上穿著一襲云紋青衫。
說話的人正是程俊。
二人看著他,越看越覺得眼熟,褚亮先認出了他,訝然道:“程俊?你一個御史,怎么混到國子監去了?”
…………
第二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