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太上皇留在太極宮,太上皇一天不死,李世民朝議的地點,便要一直在東宮顯德殿。
但是答應太上皇搬到大安宮居住,大安宮畢竟是在城外,民間一定會有非議,說他不孝。
最終,李世民選擇了后者。
現在要將太上皇迎接回京,在太上皇看來,恐怕是天子為了名聲,而向他服軟的征兆。
眾所周知,人際交往中,兩方出現矛盾,一旦有一方服軟,除非另外一方是個心軟善良的人,否則必然會得寸進尺。
李淵是心軟善良的人嗎?要知道,玩政治的,眼里只有利弊,更別說是天子,最是無情帝王家。
太上皇和李世民的博弈,從李世民即位開始,太上皇就落了下風,他知道翻盤無望,卻又不甘心,便明里暗里給李世民使絆子。
現在,李世民如果真的同意馬周的諫言,迎接太上皇回京,程俊感覺太上皇很可能直接蹬鼻子上臉。
所以程俊參這一本時,特地留了一個心眼,便是正話反說。
他看似在附和馬周,實則是沒有讓太上皇回來的意思。
畢竟,當今天子將太上皇治罪,是絕對不可能的。
既然李世民不可能給太上皇降下治罪圣旨,那也就意味著,他的話屬于白說。
當然,程俊要的就是這個結果。
他既要參李世民一本,又要證明不是他指使馬周上奏,同時既要和馬周的諫言保持一致,又不能讓自己的諫言被李世民采納。
姜還是老的辣啊......程俊看著房玄齡、杜如晦二人一言不發的模樣,暗暗感慨,隨即也學起他們。
房玄齡、杜如晦一直觀察著馬周和程俊,當看到馬周露出若有所思的模樣,暗暗搖頭。
二人再一看程俊,見程俊沖著他們露出一排整齊的牙齒,不由一怔,隨即想明白過來,頓時哭笑不得。
這時,李世民的聲音響起:
“你們想出辦法了嗎?”
“臣等愚鈍!”
房玄齡、杜如晦、程俊同時搖頭說道。
李世民直勾勾盯視著程俊,吐字道:“程愛卿,這兩個字,他們說可以,你不該說吧?”
程俊認真說道:“除非陛下同意給太上皇下一道治罪圣旨,否則,臣想破腦袋也想不出該怎么迎回太上皇。”
“只要陛下降旨,臣立即派人帶太上皇過來請罪。”
李世民嘴角抽搐幾下。
讓他帶人去把太上皇帶過來請罪?虧他說得出來。
可是不讓,程俊豈不是只說,而不用做?
“要不,您再問問馬御史?”
程俊見李世民陷入沉默,便指了指旁邊的馬周,說道。
小狐貍......李世民此時已經猜出程俊的心思,也徹底明白過來,程俊是真的被他趕鴨子上架,才不得不參了他一本。
但是馬周不一樣,馬周是發自內心的參他不孝。
李世民望向了馬周,問道:“馬愛卿,將太上皇迎回京城的辦法,你想出來了嗎?”
馬周想了想說道:“臣請陛下準許臣去一趟大安宮,臣想當面向太上皇勸諫,請他回京。”
李世民挑眉道:“你想用你這張嘴,說服太上皇?”
馬周點頭道:“太上皇乃是我大唐的開國皇帝,臣以為只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一定能說服太上皇回京。”
李世民注視著他,十幾秒后,他收回目光,緩緩說道:
“朕準了,你去吧,朕在這里等你回來。”
“臣遵旨!”
馬周低頭行禮道:“臣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