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愛卿,你為什么參孫愛卿?”
李世民板著臉,投給他一個深邃眼神,希望杜如晦能意識到他參錯人了。
他應該的是程俊啊!
身為朕的左膀右臂,怎么連朕的這點心思都揣摩不出來......
杜如晦手持笏板,低著頭,沉聲說道:
“程俊參陛下不該罷朝一日,意在勸陛下勤勉為政,是一片苦心。”
“孫棘卿卻說程俊的參奏,是無事生非,御史之職,本就是風聞奏事,監察百官,諫言天子,誰都可以被安上無事生非的罪名,唯獨御史不可。”
杜如晦抬起頭,肅然望著面皮直抽的李世民,嚴肅說道:
“孫棘卿給御史安此罪名,意在堵御史的嘴,堵御史嘴,便是阻塞言路,故而臣參孫棘卿一本!”
李世民怒然道:“你究竟是哪頭的?”
這還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怎么拐到程俊懷里去了!
杜如晦怔然,神色困惑問道:“陛下,此話怎講?”
裝,還裝......李世民緊握著拳頭,杜如晦的不懂,明顯是裝的,實際他什么都懂,就是故意在偏袒程俊。
偏偏杜如晦的偽裝,無法拆穿,因為他的話有理有據。
想要反駁杜如晦,就跟解鈴一樣,還須系鈴人,李世民看向大理寺卿孫伏伽,板著臉說道:
“孫愛卿,杜如晦參你一本,你愣在那里作甚,參他啊!”
孫伏伽沉默幾秒,然后躬身行禮,在李世民錯愕的神色中,緩緩說道:
“陛下,杜公所言甚是,臣無法辯駁。”
孫伏伽不傻,杜如晦是尚書右仆射,和房玄齡的尚書左仆射一樣,都是大唐宰相。
此時他站出來給程俊撐腰,分量不是一般的重。
沒必要為了一口氣,把杜如晦得罪了。
等到孫伏伽回到文官隊列中,其他站出來附議的朝臣也默默地退了回去。
太極殿內,變得寂靜無聲起來。
李世民面部肌肉抽搐著。
他本想看文武百官站出來一起參程俊,卻沒想到跳出來一個支持程俊的。
跳出來的人,竟然還是杜如晦。
百官一看是他出來給程俊撐腰,全都縮了回去。
程俊給杜如晦灌什么湯了......李世民心中困惑不解。
杜如晦的性格,他很清楚,在朝堂上出了名的恪守本分,兩不相幫。
沒想到他今天竟會出來幫程俊。
雖然不明白杜如晦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事情已經發生,百官肯定不愿意再出來參奏程俊。
大清早的被程俊吵醒,現在好戲還沒看到,李世民越想越不爽,聲音帶著幾分生氣道:
“既然諸位愛卿對今日的早朝沒有異議,那就朝議吧。”
“早朝結束,大家都去廊下休息,再進行午朝,同理,午朝結束,諸位繼續廊下休息,等待晚朝。”
合著我們今天都要待在廊下?
眾人眉頭一皺,他們聽得出來,李世民是對程俊心懷不滿,但又拿他沒有辦法,只得將不滿發泄在他們身上,然后讓他們對程俊不滿。
說直白一些,就是拱火。
然而現在有杜如晦保著程俊,他們也不好說什么,只得紛紛領旨。
“臣等遵旨。”
所有人看向了溫彥博。
按照慣例,朝議先由御史大夫上奏,然后其他御史、言官奏本,最后是其他文武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