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難耐心說道:“這次情況不一樣,上一次高句麗國是以一國之力,侵新羅、百濟兩國之土,這次是高句麗國聯合百濟,以兩國之力,侵新羅一國之土。”
程俊恍然,“他們想要速戰滅了新羅國,形成定局?”
張阿難應聲道:“朝臣們也是這樣想。”
程俊好奇道:“早朝那邊,大家是什么態度?是幫忙,還是不幫忙?”
張阿難道:“房公的意思是,要幫,北邊我大唐的心腹大患是突厥,南邊,我大唐的心腹大患是高句麗,留著新羅,日后我大唐對高句麗國用兵之時,可與新羅國形成夾擊之勢,叫高句麗國腹背受敵。”
房玄齡不愧是宰相,遠見卓識啊......程俊心里想著。
“不過,鴻臚寺卿鄭元璹持有異議。”
這時,張阿難的聲音傳來道:“鄭元璹說,我大唐當務之急是應對突厥,不該分心,但新羅不能不幫,他認為,只需像武德九年那樣,派使臣前去海東三國調停即可。”
程俊微微頷首,“現在的局勢,跟武德九年那會不一樣,這會派使臣去調停,就是讓使臣送死。”
張阿難笑道:“程御史說的是。”
程俊好奇問道:“陛下是什么態度?”
張阿難道:“陛下認可鄭元璹的建議,說百濟之所以同意與高句麗國聯手,是不懂唇亡齒寒的道理,只要派使臣去往百濟,說清楚這番道理,百濟自會退兵。”
李二是不想分心,先滅了突厥再說......不過這樣一來,被派遣到海東三國調停的使臣,無異于是去送死啊。
程俊立即有了判斷,問道:“使臣的人選,是定了,還是在議?”
張阿難點頭道:“已經定了。”
倒霉蛋竟然這么快就定好了......程俊饒有興味道:“定的誰?”
張阿難望著他,嚴肅說道:“你。”
“……”
程俊怔然了幾秒,隨即指著自己的鼻子,驚疑道:“我?”
“對。”
張阿難點了點頭。
程俊沉默幾秒,隨即盯視著他,問道:
“誰推薦的我?”
張阿難道:“鴻臚寺卿,鄭元璹。”
程俊摸著下巴道:“鄭元璹......姓鄭,五姓七望的滎陽鄭氏?”
“沒錯,就是這家。”
張阿難說道:“鄭元璹說程御史口才了得,且機敏異于常人,由你當這個使臣,前去海東三國調停,可解兵禍。”
這是捧殺局啊......
程俊心里嘖了一聲,面上不動聲色,問道:“我爹沒說什么?”
張阿難描述著當時情形:“鄭元璹舉薦了你以后,程公當即站出來,舉薦了他兒子。”
程俊挑眉道:“陛下沒同意?”
“鄭元璹的兒子,才這么大。”
張阿難抬起手掌放在腰間,比劃了一下對方的身高,耐心說道:
“程御史,雜家看得出來,陛下這是將計就計,以這般合理的方式,讓你官復原職。”
“陛下之所以讓雜家親自過來,就是讓雜家將那邊情況,提前告知于你,你好有個準備,說白了,陛下也是向著你的。”
程俊微微頷首,這倒是,不然也不會派張阿難過來,這一點李二做的沒毛病,緩緩說道:“那就走吧。”
張阿難訝然道:“程御史不準備一下嗎?”
程俊握住他的肩膀,一臉認真道:“我已經等不及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