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一招反間計,不是用在高句麗國的哪個朝臣身上,而是用在了他們國家的百姓身上。”
李靖越想越覺得驚奇,贊賞道:“通過這駐外大使宣揚大唐,來讓他們國家的百姓否定他們國家的一切,乃是在亂其根源,此法甚妙。”
柴紹好奇道:“你怎么想到的?”
程咬金聽他們夸贊程俊,笑得合不攏嘴,聞言說道:“那還用說,肯定是在老子跟前,耳濡目染出來的!”
三人同時投給他一個白眼。
因為我穿越前親眼見到過,也親身經歷過......程俊心里想著,表面面不改色說道:
“從書上學的。”
“當年蘇秦求官于秦,秦國不納其才,不予為用,蘇秦回家苦讀,便有了六國拜相,合縱抗秦之舉。”
“還有陛下剛才提到的張儀,張儀為了秦國,而跑去魏國擔任國相。”
“這兩者,是不是和駐外大使很像?”
程俊道:“我只是加以改變了一些,想出了駐外大使的韜略。”
李靖擺手道:“駐外大使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讓這個駐外大使,策反其百姓的這個想法,至關重要。”
“雖然不見得能夠成功,但老夫覺得,這個方向,肯定沒錯。”
李靖嚴肅說道。
不愧是大唐軍神,一眼就看出其中的奧妙......程俊拱手欽佩道:“李伯父說的極是,小侄深以為然。”
李靖笑罵道:“你深以為然個屁,主意就是你想的,你能不比老夫清楚?”
程咬金調侃道:“處俠,瞧瞧,這就是拍馬屁拍到馬蹄子上,你李伯父是個直性子,最不喜歡文官那股恭維來恭維去的扭捏勁。”
程俊干笑了一聲,說道:“父親說的是。”
李靖提醒道:“少一點可以,不能沒有。”
眾人聞言哈哈大笑起來,朝著太極殿外走去。
走到殿外,李靖忽然想到什么,看著程俊,問道:“處俠賢侄,接待新羅使臣的事,你要做好心理準備。”
程俊此時也在想著這其中的貓膩,聽到這話,不動聲色問道:“李伯父要小侄做什么準備?”
程咬金此時也聽出端倪,緊張問道:“藥師,你覺得陛下讓處俠接待新羅使臣之事,有貓膩?”
李靖瞅了他一眼,道:“你也不看看是誰舉薦的,鄭元璹能好心的給處俠賢侄舉薦好差事嗎?”
柴紹好奇道:“藥師,這里面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秦瓊也好奇看著他。
李靖撫著胡須道:“開始老夫沒想明白,剛剛才反應過來,你們想想,新羅使臣跑來咱們大唐求援,但是,咱們大唐卻要在長安城進行調停。”
“這一來一回的時間,新羅恐怕已經沒了,換做你們是新羅使臣,求援求到這樣一個結果,會不會選擇立即回去?”
眾人聞言,紛紛沉思起來,隨即點了點頭,認可他的話。
原來如此......程俊也想明白過來。
李淵此時也道出其中關鍵:
“如果老夫所料不差,新羅使臣一旦知曉大唐朝廷將要在長安城調停的結果,必然會啟程回國。”
李淵看向程俊,說道:“到時候,你在朝堂上那番‘新羅王長女不死,新羅不滅’的論斷,就會不攻自破。”
“新羅王長女一旦回去,肯定兇多吉少,到時有人參你,陛下都保不住你。”
聽完他的話,程咬金又驚又怒,擼起袖子道:“剛才老子就應該打死鄭元璹這個老東西!”
李靖搖頭道:“他把話已經說了出來,你這時候打死他,除了出口氣,能有什么用?改變不了結果!”
說著,他注視著程俊,神色凝重道:“陛下也是想到了其中關節,知曉這件事非同一般,換做鴻臚寺少卿、寺丞接待新羅使臣,恐怕用不到一天,新羅使臣就要回國。”
“陛下讓你去接待新羅使臣,不是在害你,相反,他是在保你!”
“如果陛下讓鴻臚寺的人前去接待新羅使臣,對你不利,你自己去接待,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和我想的一樣......程俊剛剛已經想清楚了原委,這時聽他這么說,心中也不由感慨,有后臺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問道:“李伯父,你有什么建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