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了看手中因為緊張而攥出的指印,感受了一下體內那依舊微弱卻已然被帝血初步改造、并開始自行吸納一絲絲天地靈氣的身體。
再回想方才老管家匯報的“青木宗”欺凌之事,以及周遭虎視眈眈的窺探。
朱壽,不,此刻應稱其為昊天上帝輪回身,嘴角緩緩勾起一絲淡漠而冰冷的弧度。
那弧度中,有對螻蟻不知天高的嘲弄,有對世事輪回的感慨,更有一切盡在掌握的超然。
“青木宗…元嬰修士…覬覦本尊的產業?”他低聲自語,聲音平靜無波,卻帶著一種令人心悸的力量,“倒是正好,以此宗為始,拿回這第一份‘食糧’,重鑄道基。”
紫霄宮內,萬古寂靜,唯有道韻如潮汐般無聲涌動。
高臺之上,鴻鈞道祖身影朦朧,仿佛已非實體,而是天道規則凝聚的幻象,氣息縹緲高遠,與整座宮殿、與洪荒天地乃至冥冥中的法則長河融為一體。他目光垂落,淡漠清冷,視臺下三千紅塵客如觀水中浮萍,草木枯榮。
臺下,李伯陽、彌羅道人、通天教主端坐蒲團,氣息各異,或無為,或威嚴,或凌厲,皆沉浸于大道玄妙之中。
女媧娘娘雍容靜謐,歸真和尚、須菩提面顯悲苦,卻亦暗含智慧精光。其余大能,如鎮元子、紅云、盤王等,或凝神思索,或似有所得,或眉頭緊蹙,皆不敢有絲毫懈怠,竭力捕捉著道祖口中逸出的每一個大道符文。
這已是第三次開講圣人之道,玄奧遠超以往,字字珠璣,言出法隨,演化地水火風,重定陰陽秩序。
然而,就在這至高無上的道境之中,鴻鈞道祖那古井無波、仿佛已徹底天道化的眼眸深處,極其細微地,掠過一絲幾乎不存在的漣漪。
他的講道未曾停頓,大道天音依舊回蕩在每一位聽道者的元神深處,但他的部分意志,卻已跨越了無盡時空,投向了那遙遠的洪荒東域,一個微不足道的凡俗侯府祠堂。
只見祠堂之中,地涌金蓮,金花亂墜,都是鴻鈞以大法力拘禁天地靈氣所形成,供給朱壽吞噬所用。
紫霄宮內,鴻鈞講法,言出法隨。隨著大道天音回蕩,紫霄宮內異象紛呈,無數由精純靈氣與道則碎片凝結的金色蓮花與璀璨金花自虛空涌現,飄飄灑灑,落在三千聽道者身上,融入其頂門,助長其道行,滋養其元神。
眾大能皆以為此乃道祖恩澤,更加潛心吸收,感悟其中蘊含的無上妙理。他們周身道韻流轉,氣息在緩慢而堅定地提升,對天地至理的感悟也越發深刻。
然而,無人察覺,在那金蓮金花融入元神,帶來感悟與力量提升的同一瞬間,一絲絲極其隱秘、幾乎與大道本身無異的無形絲線,亦隨之纏繞而上,悄然勾連了每一位聽道者的氣運根基。
冥冥之中,一股股磅礴浩瀚、色澤各異、代表著諸位大能自身命數與福德的氣運之流,如同受到無形指引,極其緩慢卻又堅定不移地,向著高臺之上那朦朧的身影匯去。
天地之間,自有因果。眾仙得道,鴻鈞得氣運。
每融入一絲氣運,鴻鈞道祖那本就與天道相合的身影便愈發虛無一分,氣息愈發縹緲高遠,仿佛他正在逐漸褪去最后的“個體”痕跡,愈發徹底地成為那冰冷、宏大、運轉不休的天道本身。那淡漠眼眸深處的天道之光,也似乎更加純粹了一分。
與此同時,在那至高無上、貫穿過去現在未來、維系洪荒運轉的天道長河深處。
一道身影正艱難地于法則波濤與命運支流間沉浮。他身形消瘦,著古樸道袍,面容蒼老卻眼神銳利如鷹隼,正是以窺探天機、把握氣運稱雄于遠古的符元仙翁。
他此刻正竭力感應著天道長河的細微變化,試圖從中找出那一線遁去的生機與變數。突然,他身軀猛地一震,像是被無形的雷霆擊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