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堂內,燈火輝煌,數百人齊聚一堂,除了本地的工商界人士,還有一些歸國的華人華僑。
先是政府領導講話,再是工商聯的領導發言。
“在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政策的感召下......我們工商界聯合起來,成立民營企業,推動經濟發展......”
“這么多人。”余長清小聲問安婳:“你不是工商界人士啊,怎么可以進來的?”
安婳瞟了余長清一眼,沒說話。
不過很快,余長清就明白安婳為什么能混進來來。
“這位是工商聯的陳書記。”
“這位是咱們省解放前著名的實業家錢老的孫子,錢明亮。”
陳書記望著安婳,笑著點點頭,“安婳同志,咱們又見面了,上次還是在安老的家中相見的呢。”
安婳:“是啊,幾天不見,陳書記的精神頭又振奮了些,想必是事業順遂,沒有煩心事了。”
陳書記哈哈大笑,“托安婳同志的福,還行,還行。”
錢明亮握了握余長清的手,“幸會幸會,去年省臺播的電視劇我看了,真不錯,余導演真是才華橫溢啊。”
余長清忙道:“我才疏學淺,不敢擔當此夸獎。”
陳書記道:“余導演不要謙虛嘛,聽說那部劇還要放到中央臺播呢,要是不好,能播給全國人民看?”
安婳適時道:“劇確實是好劇,不過啊,其實還能更好,可惜因為一些原因,制作經費不足......嗐,主要還是余導演有掣肘,沒辦法放開拳腳去干。”
陳書記點頭,“可惜了。”
錢明亮忽然道:“對了,我們不是要集資成立一個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嘛,也會涉及到影視制作,不知道余導演有沒有興趣加入我們。”
余長清倒是知道什么是股份有限公司,但是,錢明亮就這么邀請他了?
余長清看向安婳。
錢明亮也跟著看過來,“我們集資創辦民營企業,一個聚焦在實業,一個就是傳媒,但是大多數還是對實業更感興趣,不知道安婳同志是怎么想的。”
安婳笑笑,“我嘛,當然是都感興趣。”
陳書記和錢明亮對視一眼。
安婳又道:“不過,既然大家都對實業更感興趣,我就在傳媒方面多投一點好了。”
陳書記大喜過望,“那真是太好了,其實大家都低估了影視行業賺錢的能力,像是今年上映的電影《少林寺》,一毛錢的票價,可是賣出了上億的票房。”
安婳不置可否,《少林寺》票房高,但是投資也大,而且不管是資金還是拍攝團隊都是紅港的,人家早就有成熟的體系了。
他們什么都沒有,哪指望能拍出這種全國大爆款的電影?
不過,就算大爆款拍不出來,走在時代的前沿吃點時代紅利還是可以的。況且,安婳看重的是這個行業未來的發展潛力。
于是安婳順著陳書記的話道:“是啊,大有可為。”
陳書記和錢明亮很高興,傳媒公司是他們倆提議創辦的,萬一集不到資金,豈不是就要成空了?
“不知道安婳同志打算投入多少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