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回頭望去,只見說話者披頭散發,滿身酒氣。
對方仰起頭看了一眼門外的大鼎,瞇著眼皮說道:“這楚王好手段!竟是攝天下山川靈脈的靈運為己用,了不起!!”
眾人聞言面面相視,覺得這酒鬼怕是瘋了吧。
在場當中不乏有刀頭舔血的江湖暴徒,否則又怎么敢想要去長安闖上一闖。
只見一個光頭大漢拔出腰間的佩刀,架在了酒鬼的腦袋上。
“你少說大話,我不信天下還有這種手段,你來給大爺說說看,怎么做到的你說出個所以然來也罷,若是說不出來,老子剁了你!”
面對大漢的威脅,酒鬼不以為然,滿臉不屑的說道:“這奪運之術,本就是憋寶人的手段,你們不知也是自然的。”
“憋寶人!”
眾人聞言心中一震,倒是有不少人聽聞過這個傳聞。
傳聞憋寶人常年走訪山川古跡,專門尋找無主的天靈地寶,有奪天地造化的手段。
凡是風清水秀,風水上佳的地方,大多都有“天靈地寶”所藏。天靈地寶,自然都是奪天地造化的奇珍異寶,相傳暗中受鬼神所護。倘若隨便觸動,肯定要招來滅頂之災,而必須用一種特殊的方法,才可以接近取之。
這一門,不在三百六十行之內,不屬工農兵學商之屬。
嚴格地說,應該歸納為盜門這一行。
但他們這一行的名聲,卻是比大多數飛賊還要差。
只因為但凡是被他們光顧過的地方,無不是靈秀散盡,福澤潰敗,最后變成鳥不拉屎的窮山辟野。
據說,曾有一個村子,叫做書香村,這村子歷經三百年出了三位狀元,十二位榜眼,秀才、童生滿地走。
在村里出生的孩子,各個都聰明伶俐,甚至有過目不忘的能力。
后來村子里突然鬧鬼了,鬧得村子不得安寧,于是請了一伙法師來。
法師在村里做了一場法事,然后指著村子東邊那棵楊樹,說是禍害根源就在這里。
等眾人把楊樹挖了,地下果然有一頭石獸,這法師把石獸挖走了,村子果然就太平了。
卻不想次月有一個道士路過,聽聞此事后,掐指一算,頓時拍著大腿,向村民說道:“你們都上當了,這法師一伙,分明就是一幫憋寶人,那村子鬧鬼就是這伙人故意搞出來的。”
道士所言,這村子風水極好,有文曲之氣,那法師挖走的石獸,叫做,奎獸,乃是文曲化身,你們把這個寶貝給了別人,以后這村子里再也難出功名了。
正如道士所言,后來這村子果然就沒有人再考出過功名,不僅如此,原本風氣極好的村子,不過數年就變了味,人人精于算計,扒灰藏奸,最后還蹦出來一個出名的山賊,沒多久村子就荒了。
正是如此,這所謂的憋寶人名聲最臭。
臭到憋寶人自己都不敢出去說自己是憋寶人。
甚至官府也是將憋寶人與強盜、山匪、拐販視為四害,只要抓到,證據確鑿,直接就能拉出去千刀萬剮。
所以說,這個職業非常隱蔽,哪怕是被官府抓到,寧愿說自己是個小偷,也不敢說出憋寶人三個字。
所以眾人雖然有所聽聞,卻是一時半會沒人會想到這個偏門的職業。
現如今被酒鬼一提醒,才紛紛想起來,好像是有這么一個傳聞。
“嘿,這楚王背后圈養了一支憋寶人的隊伍,有楚王坐鎮,什么山川氣運他們不敢偷的,只是沒想到,這楚王居然還有煉化這些氣運的手段,當真是了不起。”
酒鬼說完,仰起頭朝著門外又看了一眼,隨即補充道:“就是比較缺德。”
整條長街已化作修羅場,五色旌旗在罡風中獵獵作響。
吳王騎兵戰馬不安地刨著蹄子,晉王使者暗中捏碎傳訊玉符,楚王鐵面人手中鐵索繃成筆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