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班的時候,葉昊一直在思考讓鬼子國火山噴發的事情。
想要火山噴發,必須要滿足三個條件。
第一是火山內部存在著巖漿庫。
第二是火山內部有噴發的通道。
第三是需要有一種動力,能夠促使巖漿上涌。
顯然,鬼子國大火山基本上可以滿足前兩個條件。
他唯一缺的一個條件就是能夠使巖漿上涌的動力。
而這種動力,其實就是來自巖漿內部產生的一種氣泡。
這些氣泡所產生的浮力會推動著巖漿上涌。
巖漿庫也會因此而迅速得到膨脹,當空間已經不能容納極速膨脹的巖漿時,火山就會爆發。
那巖漿內部的氣泡又是怎么來的呢?
在后世,鬼子國東北大學做過一項研究。
他們發現大地震過后都會引起火山爆發。
經過大量的研究,他們發現地震過后火山內部短時間內會形成大量的氣泡。
這些氣泡會推動著巖漿上涌,導致火山爆發。
簡單來說,就像是一瓶汽水,經過搖晃之后,汽水內部的氣體會形成氣泡。
而這些氣泡就會成為汽水噴涌的動力。
大家都知道汽水就算你再怎么搖晃,只要不打開瓶蓋,他都是無法噴涌而出的。
這是因為汽水內部氣泡所產生的上升力還不足以使汽水沖破瓶蓋。
說白了就是瓶蓋擰的太緊了。
其實鬼子國大火山也是一樣。
火山口沉積了兩百多年的堵塞物,就像是擰緊的瓶蓋一樣。
鬼子國大火山內部很難產生那么大的動力去沖破火山口的堵塞物。
所以鬼子國大火山想要噴發要么想辦法如何清理火山口的堵塞物。
要么就是讓其火山內部產生更大的壓力。
想要做到這兩點,在這個年代都不容易。
鬼子國大火山火山口沉積的堵塞物相當的恐怖,這這個年代就算是用蘑菇彈或者大蘑菇彈也不一定能夠做到。
而第二點就更難了。
想要給火山內部加壓,基本上只有大地震才有可能。
而想等到自然發生大地震還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呢。
反正葉昊知道后面幾十年鬼子國大火山都沒有爆發。
所以只能認為造成大地震才行。
60年代,毛熊科學家在進行地下蘑菇彈爆炸效應試驗時驚奇地發現,在進行地下核試驗后若干天,往往在距離實驗地點數百公里乃至數千公里外的某個地區會發生強烈的地震。
通過對大量實驗數據的分析,科學家們證實了這些地震與核爆炸有關系。
科學家的這一發現震驚了毛熊政界和軍界的高層領導,毛熊軍方馬上意識到,如果對此加以利用,地下核沖擊波極有可能發展成為一種致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