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了一個月,林蕭站在村口的小高坡上,俯瞰整個青山村,心中涌起一股成就感。
村口原本的小道,如今已變成寬闊的青石板大道,道路兩旁還種著整齊的柳樹,風一吹,柳枝輕擺。
村中央的廣場鋪滿了嶄新的石板,中間還有一處圓形水池,幾尾紅鯉悠閑地游弋其中。
最顯眼的變化是村民的房子。原本給流民做的木頭房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齊的青磚瓦房。
屋頂上的黑瓦在陽光照耀下閃著亮光,檐角微微上翹,頗有幾分江南水鄉的韻味。
西側是作坊區,打鐵鋪、木工坊、釀酒坊、織布坊等十幾處作坊鱗次櫛比。
南邊是糧倉和儲物房,北邊是練武場和護衛隊營地。村子外圍則是大片的農田和養殖場,綠油油的莊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林蕭回到村中,兩旁的店鋪已經開始營業。幾個孩子追逐打鬧著從他身邊跑過,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林蕭哥!”
李德全迎面走來,臉上滿是喜色。這段時間盡管勞心勞力,但他看起來反而比以前更精神了。
“德全叔,今天看起來心情不錯啊。”
“那可不!”李德全樂呵呵地說,“這不是特意來找你匯報村子情況嗎。”
兩人找了個茶攤坐下,老板殷勤地端上兩杯香茗。
“說說看。”林蕭喝了口茶。
李德全掰著手指數道:“現在咱們村子人口已經超過五千了,光正式村民就有四千三百多人。其中成年男子一千六百四十二人,成年女子一千五百七十八人,老人三百四十五人,孩子七百六十一人。”
“房屋方面,共有磚瓦房八百六十三間,全部都是青磚黛瓦,結實耐用。每家每戶都有獨立的院子,大小不一,但最小的也有三間正房。”
“糧食儲備足夠全村吃一年有余,牲畜數量也很可觀:豬三百六十頭,牛一百二十頭,羊兩百四十只,雞鴨鵝加起來有上千只。”
“耕地已經擴到八百多畝了,光水澆地就有三百畝。養殖場的牲畜更是成倍增長,現在有豬五百多頭,雞兩千多只,牛羊也有三百多頭。”
李德全越說越來勁,“作坊有十七處,各種手藝人齊全。”
林蕭滿意地點點頭:“不錯,這已經趕上一個小鎮的規模了。”
李德全眼睛發亮:“可不是嘛!而且咱們這里富得很!周圍村子的人都羨慕得不行,天天有人來做買賣。”
“糖的銷路也不用愁。上次送到縣城的那批糖,被搶購一空。好多商人都派人來問,還有沒有更多的糖賣。”
林蕭笑著點點頭。這個結果在他的預料之中。靈泉空間改良過的甘蔗產出的糖,甜度和口感都遠超普通糖,自然受歡迎。
“周邊的變化更大!”李德全興奮地說,“您是不知道,現在方圓十里的村子都跟著咱們沾光了。以前那些村子都是半死不活的,現在都熱鬧起來了!有的跟著我們種甘蔗,有的養牲畜,有的專門給我們提供柴火、木材…”
“貨物交流多了,人流自然也就大了。”
“可不是嘛!”李德全撫掌大笑,“現在幾乎形成了一個以咱們青山村為中心的小城鎮了!每天來咱們這做生意的商人能排兩里地長的隊!聽說連縣太爺都準備要來考察考察!”
林蕭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