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理解宋清和的擔憂,這確實是這個時代所有人的普遍認知。
“你說的這些困難,我都知道。”林蕭語氣平靜,“我沒說現在立刻就要實現,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或許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
“但這個方向,我們必須走下去。”林蕭的目光變得堅定,“只有讓更多的人識字明理,才能真正開啟民智,才能讓這片土地擁有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創造力。至于你擔心的,人人都讀書了沒人干活?那是杞人憂天。”
他頓了頓,繼續道:“學堂教的,不僅僅是識文斷字,更要教他們做人的道理,教他們各種生存的技能,讓他們明白勞動的價值。將來,優秀的可以繼續深造,成為管理人才,技術人才。其他的,回到各行各業,也會是更懂道理、更有見識的農民和工匠。這難道不好嗎?”
“至于錢糧和先生……”林蕭嘴角露出一絲意味深長的笑容,“只要我們青麟郡能一直這樣發展下去,錢糧不會是問題。先生嘛,初期可以從我們自己人里培養,也可以招募一些愿意為理想而來的讀書人。慢慢來,總會有辦法的。”
宋清和看著林蕭那篤定的眼神,聽著他描繪的藍圖,內心的驚濤駭浪慢慢平復了一些,但疑慮并未完全消除。
他知道林蕭總能創造奇跡,可這次的“奇跡”,實在太大了。
“大人高瞻遠矚,下官……佩服。”宋清和定了定神,又想到了一個實際問題,“可是大人,就算解決了學堂和先生的問題,還有一個關鍵……書籍。”
他苦笑著搖搖頭:“如今這世道,書籍本就金貴。我們現在用的紙張,還是那種粗糙易碎的麻紙,稍微保存不當就毀了,價格還死貴。大部分重要的典籍,還得靠竹簡來記載流傳,那玩意兒笨重不說,抄錄起來更是費時費力。尋常人家,別說買書了,就是見都難得一見。沒有足夠的書籍,這學堂……也辦不起來啊。”
孫明德在一旁連連點頭,深以為然。他雖不愛讀書,也知道書那玩意兒金貴得很。
“嗯,書籍確實是個大問題。”林蕭點點頭,似乎早有預料,“現有的造紙術太落后了,竹簡更是效率低下。”
他看向宋清和,眼神里帶著一絲神秘:“不過,書籍的事情,我會想辦法解決。給我點時間,到時候,我會讓書籍不再是奢侈品,讓知識能夠更容易地傳播開來。”
看到林蕭這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宋清和雖然不知道他具體要怎么做,但心里卻安定了下來。
“下官明白了。”宋清和不再多言,將此事記在心里。
“對了,大人,”宋清和想起另一件事,連忙匯報,“算算日子,再有半個月,就到秋收了。今年風調雨順,各地報上來的情況看,應該又是一個豐收年,特別是推廣了良種的地區,長勢喜人!”
一提到糧食,宋清和的臉上就洋溢著喜悅。
糧食,是這個時代的命根子,也是青麟郡如今穩定的基石。
“嗯,知道了。”林蕭點點頭,“秋收是大事,各項準備工作一定要做好,確保顆粒歸倉。另外,糧倉的修建也要加快,我們手里的糧食,只會越來越多。”
“是!大人放心!”宋清和與孫明德齊聲應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