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大早。
林蕭沒有選擇黑豹,而是牽了兩匹普普通通的黃驃馬,準備妥當。
妮妮早已等在門口,一身利落的短打勁裝,襯得她越發英姿颯爽。
她麻利地將一個小小的包裹系在馬鞍上,里面是些換洗衣物和簡單的用品。
“林蕭哥,都準備好了。”妮妮仰著小臉,眼睛亮晶晶的。
林蕭點點頭,翻身上馬:“走吧。”
兩人一前一后,沒有驚動任何人,悄然離開了青山村,朝著潮音縣的方向行去。
一路行來,官道平整,兩旁新墾的田地里,雖然秋收剛過,但已經有農人在為冬小麥做準備,干勁十足。
進入潮音縣地界,景象更是讓人眼前一亮。
縣城雖然算不上多么繁華,但街道干凈整潔,往來的行人絡繹不絕。
林蕭注意到,這些百姓的穿著大多樸素,甚至帶著補丁,臉上也算不上有多少肉,但他們的精神頭卻異常飽滿,眼神里透著光亮,那是對生活充滿希望的光芒。
兩人找了個路邊的茶攤坐下,要了兩碗粗茶。
鄰桌坐著幾個剛從田里回來的農人,正一邊喝茶一邊大聲談笑。
“老王頭,你家今年收成咋樣?俺家那五畝地,刨去交公糧,足足剩了二十石!做夢都不敢想啊!”一個黝黑的漢子,咧著嘴,聲音洪亮。
被稱作老王頭的干瘦老農,猛灌了一口茶,臉上笑開了花:“你那算啥?俺家地好,一畝打了快七石!交了三成租子,剩下的夠俺們一家老小吃兩年了!以前給那周扒皮種地,累死累活,到頭來還不是半饑半飽?哪像現在,跟著林大人,這日子才叫有盼頭!”
“誰說不是呢!”另一個農人接口道,“不光是糧食,你看現在這世道,多安穩!以前三天兩頭不是土匪就是亂兵,現在晚上睡覺都踏實多了!”
“還有那書!俺前兒也去搶了兩本《三字經》,才二十文一本!俺家那皮猴子,現在也像模像樣地跟著念‘人之初,性本善’了!以前想都不敢想,俺們泥腿子的娃,也能讀書識字!”
“哈哈哈,這都得感謝林大人啊!林大人真是活菩薩下凡!”
“對對對,等開春了,俺一定去廟里給林大人立個長生牌位!”
……
聽著周圍百姓發自肺腑的議論和感激,妮妮激動得小臉通紅,她湊到林蕭身邊,壓低聲音,語氣里滿是崇拜:“林蕭哥,你聽!他們都在夸你呢!”
林蕭端起茶碗,輕輕抿了一口,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民心可用,民心似鐵。
這比任何華麗的辭藻都更能證明,他這幾個月的努力沒有白費。
“走吧,再去別處看看。”林蕭放下茶碗,起身說道。
妮妮連忙跟上,目光始終追隨著林蕭的背影,充滿了仰慕。
接下來的十幾天里,林蕭帶著妮妮,幾乎走遍了青麟郡下轄的所有縣城和一些較大的鄉鎮。
他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聽。
所到之處,情況大同小異。
各地都在大搞建設,修路、挖渠、開墾荒地,到處都是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
百姓們雖然依舊清貧,但臉上都洋溢著希望的笑容,談論最多的話題就是今年的大豐收、三成的地租、便宜的書籍,以及對林蕭的感激和擁戴。
那些曾經被打倒的士紳豪強留下的土地,大部分已經分發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戶,極大地激發了生產積極性。
官府的效率也明顯提高,宋清和推行的新政令得到了有效執行,貪腐現象大大減少,官民關系也融洽了許多。
整個青麟郡呈現出一種欣欣向榮、政通人和的景象,與外界的戰火紛飛、民不聊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半個月后,林蕭和妮妮抵達了郡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