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個月,人口增加了近一半!這在戰亂年代簡直是奇跡。
“糧食方面,”李德全繼續說道,臉上難掩激動,“托林蕭哥良種和新政的福,今年秋收,全郡糧食總產達到了驚人的四百八十萬石!除去分給農戶的七成,以及留作種糧的部分,官府糧倉共收入公糧一百四十四萬石!再加上之前抄沒貪官污吏和劣紳所得,以及各方捐獻,目前全郡官倉儲備糧,共計一百八十萬石!足以支撐全郡軍民一年半的消耗!”
“土地開墾方面,”李德全翻了一頁紙,“按照您的指示,我們組織了大量人手,特別是新來的流民,開墾荒地。目前全郡新增可耕種熟田約三十五萬畝,主要分布在各縣城周邊和沿河地帶。同時,各地的水利設施也在加緊修建,預計明年春耕前,大部分新墾田地都能得到有效灌溉。”
宋清和在一旁補充道:“各地道路也在加緊修建,特別是通往各縣城的主干道,已經基本完成了拓寬和平整,極大地改善了郡內的交通狀況。這為物資調運和政令傳達,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林蕭靜靜地聽著,時不時點點頭。
人口增長、糧食滿倉、土地開墾、基礎建設……這些數據清晰地表明,青麟郡這臺戰爭機器的后勤基礎,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
現在的青麟郡,已經具備了向外擴張的潛力。
“很好,”林蕭開口,聲音不大,卻帶著一股力量,“民生是根基,根基穩固,我們才能走得更遠。這些成果,離不開大家的辛苦付出。”
他頓了頓,目光轉向孫明德:“明德,軍隊的情況如何?”
孫明德立刻站起身,帶著軍人特有的干脆利落:“報告蕭哥!目前,我們青山軍擴編順利!按照您的指示,我們以原護衛隊和最早歸附的青壯為骨干,擇優選拔,組建了正規軍,目前滿編兩萬人!全部按照新式操典進行訓練,令行禁止,士氣高昂!”
“另外,我們從新歸附的流民和各縣青壯中,挑選組織了五萬輔兵。輔兵主要負責后勤運輸、修筑工事、維持地方治安等任務,同時也進行基礎的軍事訓練,可以隨時補充到正規軍中。”
“訓練方面,正規軍已經完成了隊列、刺殺、射箭等基礎科目的訓練,正在逐步加強戰術配合和陣型演練。將士們因為能吃飽飯,訓練熱情很高!只是……”孫明德臉上露出一絲為難,“只是咱們的盔甲和兵器,還跟不上。目前只有約五千正規軍能配備相對完整的皮甲和鐵質兵器,這在戰場上,會很吃虧。”
林蕭點了點頭,看向張富安:“富安,裝備的情況,你來說說。”
張富安連忙站起來,臉上帶著幾分焦慮:“蕭哥,各位,裝備打造這邊……進展有些慢。”
他嘆了口氣:“咱們青山村原有的鐵匠鋪和木工房,都已經全力運轉了,也從郡城和各縣招募了一些工匠,但人手還是嚴重不足,特別是熟練的鐵匠,太少了,培養一個合格的鐵匠需要很長時間。”
“更大的問題是……缺鐵!”張富安苦著臉道,“青麟郡本身鐵礦不多,我們打造兵器盔甲所需的大部分鐵料,都需要從外面購買。可現在外面到處打仗,鐵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朝廷和各路勢力都控制得很嚴,價格飛漲不說,還很難買到!我們想了很多辦法,也只弄到了一小部分,根本滿足不了兩萬正規軍的需求,更別說五萬輔兵了。”
說完,張富安有些忐忑地看著林蕭。
這是目前制約軍隊發展的最大瓶頸,他也很無奈。
林蕭面色平靜,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
人口、糧食、土地,這些內部問題,依靠政策和時間,基本都能解決。
但軍隊的裝備,特別是鐵料的來源,確實是個大麻煩。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足夠的鐵,再多的兵,戰斗力也要大打折扣。
看來,得想辦法解決這個鐵料的問題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