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清和三人懷著激蕩的心情離去,迅速投入到各自的忙碌中去。
日子一天天過去,整個青麟郡都沉浸在一片蓬勃發展的氛圍之中。
在宋清和與李德全等人的全力推動下,土豆和紅薯的種植迅速在青麟郡鋪開。
郡守府帶頭開辟了試驗田,由經驗豐富的老農精心侍弄,并且定期組織各村的代表前來觀摩學習。
不少百姓聽聞了這兩種新作物的神奇產量,都翹首以盼,等著分到種子。
同時,《赤腳醫生手冊》的簡化識圖版本也開始在各村識字班和民兵隊伍中流傳,一些頭腦靈活、又愿意學的人,已經被挑選出來,開始接受更系統的培訓。
一個個小小的醫療點開始發揮作用,一些以往足以致命的小病小痛,比如破傷風的簡單處理、腹瀉的補液、常見草藥的識別和使用,都得到了及時的處理和普及。
整個青麟郡,就像一臺加足了油的機器,高效而有序地運轉著,處處都透著一股欣欣向榮、安居樂業的氣象。
而這段時間,林蕭卻鮮少出現在人前。
郡守府后院一處僻靜且守衛森嚴的獨立院落里,林蕭卻幾乎將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另一件事情上——火藥的研究。
一間專門改造出來的石砌工房內,彌漫著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的特殊氣味。
林蕭穿著一身耐臟的粗布衣服,臉上、手上常常沾染著黑灰,正一絲不茍地進行著實驗。
各種原料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研磨、壓制、干燥……每一次嘗試,他都詳細記錄下配方、過程和結果。
失敗是常有的事,有時候是威力不足,如同大號的鞭炮;有時候是性質不穩定,稍有不慎就可能自燃;有時候甚至根本點不著。
但他沒有絲毫氣餒,一次次地調整配方,改進工藝。
靈泉水在這里也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用靈泉水浸泡過的木炭,燃燒更充分,硝石提純也更加容易。
時間就在這枯燥而又充滿期待的反復試驗中悄然流逝。
這天,林蕭再次進行了一次小規模的試爆。
他小心翼翼地將一份新配比的黑色粉末裝進一個掏空的竹筒里,插上用麻線和細粉末做成的簡易引信,將其放置在院子角落用厚石板圍起來的試驗區內。
點燃引信,他迅速退到安全距離之外。
“嗤——”引信燃燒,冒出白煙。
片刻之后,“嘭”的一聲悶響!
聲音并不算震耳欲聾,但那根手臂粗細的竹筒卻瞬間四分五裂,碎屑飛濺,一股強勁的氣浪將地面的塵土都掀了起來!
成了!
林蕭看著試驗區留下的痕跡,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掩飾的喜悅。
雖然威力距離后世的炸藥還有很大差距,但這已經遠遠超過了這個時代普通黑火藥的水平,更重要的是,這次的配方經過多次測試,性質相對穩定,具備了一定的實戰價值!
他長長地吐出一口氣,連日來的疲憊似乎都消散了不少。
是時候讓大家見識一下這東西的力量了。
林蕭擦了擦臉上的黑灰,走出工房,吩咐親兵:“去,請宋大人、李主簿、孫隊長,還有幾位營正都過來,就說我有要事。”
半個時辰后。
青麟郡城外,一處三面環山、地勢開闊的荒僻山谷內。
宋清和、張富安、孫明德以及幾位負責民兵和護衛隊訓練的營正都按時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