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麟郡郡守府,議事廳內。
李德全、宋清和、孫明德等人齊聚一堂,個個紅光滿面,眼神里是藏不住的興奮。
李德全手里捧著厚厚一疊賬冊,激動得手都有些微微發抖。
他清了清嗓子,聲音洪亮:“林蕭哥!各位!今年的秋收,大獲豐收!”
他翻開賬冊,開始匯報:“經各縣匯總核實,今年全郡共收獲,單是水稻一項,總計收糧一千一百二十萬石!”
“嘶——”饒是早有心理準備,聽到這個數字,宋清和與孫明德還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
一千一百二十萬石!這是什么概念?
李德全更是激動得臉膛發紫,繼續道:“紅薯、土豆等雜糧,因產量實在驚人,各村還在陸續挖掘、統計,初步估算,總產量恐怕不下三千萬石!足夠全郡百姓敞開肚皮吃上兩年還有余!”
“除了糧食,各村養殖的雞鴨豬羊,也比往年多了至少五成!腌制的肉干、咸魚,堆滿了各處的倉庫!”
“還有!‘以工代賑’的成果顯著,這小半年來,全郡共修繕、新建大小道路一千二百余里,疏通、挖掘灌溉水渠近八百里!新開墾、復耕的田地,加上原有的,如今我青麟郡良田總數已達七百余萬畝!”
宋清和也站起身,補充道:“大人,按照您的吩咐,扣除百姓留足口糧、種子糧以及各級官府、軍隊所需,預計可入庫的官糧將超過三百萬石!這還不算那些紅薯土豆!我們的糧倉,從未如此充裕過!”
孫明德也嘿嘿笑著插話:“蕭哥,糧食多了,兵士們訓練起來都更有勁了!肚子里有食,心里不慌!現在軍心穩定,士氣高漲!”
聽著一項項喜人的數據,看著眾人臉上發自內心的笑容,林蕭心里也頗為滿意。
他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不錯,大家辛苦了。”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糧食是根基,根基穩了,我們才能做更多的事情。后續的糧食入庫、儲存、調配,務必做好,不能出任何紕漏。
另外,紅薯、土豆雖然高產,但儲存不易,要盡快向百姓推廣正確的窖藏方法,同時,也可以考慮加工成紅薯干、土豆粉,延長保存時間,也豐富百姓的食物種類。”
宋清和連忙應下:“是,大人,下官明白,立刻就去安排。”
林蕭又看向李德全:“德全叔,農閑時節,也不能讓百姓閑著。水利設施要繼續完善,道路也要繼續修建,特別是通往各縣、各重要集鎮的官道,要加寬加固。
另外,作坊那邊也要跟上,新農具要加緊生產,為來年春耕做好準備。”
“誒!林蕭哥放心!”李德全拍著胸脯保證,“現在老百姓心里有盼頭,干勁足得很!不用催,都搶著干活呢!”
該交代的都交代得差不多了,林蕭正準備結束會議,李德全卻忽然面露一絲遲疑,欲言又止。
“德全叔,還有事?”林蕭問道。
李德全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道:“林蕭哥……是這么個事。最近這段時間,從東邊,還有南邊一些地方,逃過來不少難民。一開始只是零零散散幾家,現在是越來越多,成群結隊的往咱們這邊跑。”
他皺著眉頭:“這些人拖家帶口,衣衫襤褸,看著怪可憐的。各縣的關卡都攔著,不知道該怎么處置,特來請示您……”
宋清和也補充道:“大人,據報,逃來的難民中,不少人是聽說了我們青麟郡的安穩和富足,特意跑來投奔的。
只是……數量確實不少,粗略估計,怕是已經有數萬之眾,后續可能還會更多。
一下子涌入這么多人,恐怕會對各縣的治安和管理造成不小的壓力。”